您好,欢迎来到上海仪器仪表行业协会!

仪器仪表行业协会
搜索
搜索

宏观观点

资讯分类
/
/
/
印度制造想超越中国制造,可能吗?

印度制造想超越中国制造,可能吗?

  • 分类:近日焦点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0-06-20 08:01
  • 访问量:

【概要描述】

印度制造想超越中国制造,可能吗?

【概要描述】

  • 分类:近日焦点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0-06-20 08:01
  • 访问量:
详情

印度制造想超越中国制造,可能吗?

 

一度时间,印度很想借着某国对中国制造的打压,成为世界新的制造工厂,从而一举取代中国制造的江湖地位。不过,事实证明,仅仅有这种算盘还是很难成事的。印度制造并没有成为新的一极。甚至从某些方面来看,还不如越南等东南亚厂商的制造能力。一场疫情更加凸显了制造能力的高低不仅是看市场环境,产业工人能力和技艺,甚至还有很多需要不断去完善的地方,这都不是印度想当然就可以赶上的,至于说超越更是难上加难。看看特斯拉在上海的制造速度和能力,特斯拉一度时间被诟病不已,最大的问题就是产能达不到市场的需求,产品供应不上,在资本市场也屡屡被当作“做空”的对象。

后来,特斯拉的产能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但也远没有满足市场需求的供应,也只有在上海的超级工厂量产开始,特斯拉在资本市场的股价和市值开始不断飙升,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受欢迎程度也是有目共睹的。从某种程度上讲,因为中国制造的能力和速度,让特斯拉可以在“逆境”中得以脱颖而出。随着产能的提升,开始不断地在市场上“攻城拔寨”,并且盈利能力也得到了提升,从而不断地推高股价,特斯拉开始超越了一个又一个传统的汽车“大鳄”,进而奠定了自己在新能源车市场的霸主地位。

印度觑觎制造业的“大蛋糕”,扔出66亿美元的一颗“小炸弹”

印度政府无疑看到了制造业对市场的重要性,尤其是在这场疫情的影响下,复工复产以及如何引领本土市场的复苏,更需要制造力的力挺。我们看看国内推出的“新基建”工程,其实也是有力推动制造发展的一个新尝试和新方向。5G的建设,就是高科技企业在新基建中的排头兵。印度市场希望自己市场的制造力能够得到提升,也希望能有更多的跨国企业参与到其市场的“建设”中,而制造的提升无疑是最直接的一种“捷径”。

于是,我们看到,有国外媒体报道称,印度政府将提供价值约5000亿卢比(约合66亿美元)的财政激励和配套设施,以吸引全球智能手机和相关零部件厂商到印度投资。据印度电子和信息技术部称,印度政府最初将瞄准五家全球供应商,并将财政激励政策延长五年。对于生产电子元件、半导体和其他零部件的厂商,印度政府将提供25%的资本支出财政激励。此外,印度还将为电子制造企业提供易用的配套设施。

印度电子和信息技术部长表示,此举有可能让印度成为全球手机制造中心,并使手机成为印度最大的出口商品,同时还将创造约50万个就业机会。印度希望借此将产品渗透到全球市场,并使印度成为电子制造业的领先者。据悉,印度希望能够吸引苹果和三星加大在印度的投资。

制造配套工程是印度市场的软肋

之前,印度政府也推出了一些激励政策,不过,制造业的发展并没有快马加鞭地进行同步推进。而且,印度基础设施落后,对制造业的发展并不有利。此外,印度很多地区的交通不方便,运输时间较长。这样也就很难为制造业提供有效保障。此外,印度产业工人的成熟度和技能也难以和中国产业工人相比。这样也造成不少在印度建厂的企业,需要提高企业管理成本才能达到一定的效果。当然,印度工人的成本优势还是存在的,只是在成本和效率之间如何权衡出真正的性价比,才是企业最在意的,如果性价比不高,那么投资热情也不会高。

印度一直希望苹果公司能加大在印度的投资建厂力度,不过这场疫情让苹果更加依赖中国市场,中国市场的产业能力才是最主要的,疫情让苹果公司遭遇了太多的困楚,而中国市场率先好转,也成为苹果公司的一棵“救命稻草”。苹果公司今年3、4月在中国市场的销量都获得了极大的提升,而且富士康的产能也完全恢复,甚至富士康表示将能够保障苹果新版iPhone按期推出。这都是中国制造市场的贡献。印度觑觎这个市场,谈何容易?如今,苹果公司在中国生产的市值高达两千亿美元,这么庞大的市场,苹果公司也不想随意迁徙的,事实又证明了中国市场对苹果的贡献力,更是让苹果公司不敢“轻举妄动”。

有媒体报道称,印度想靠廉价土地,吸引在华大企业将业务转移至印度的想法不太可能实现。因为,想把生产线和供应链分离在短期内基本是很难实现的。当前中国所提供的综合性基础设施,例如大型港口,高速公路,以及高质量的劳动力,先进的物流系统都是满足国际贸易按时完成的关键性因素。而这些要素恰恰是印度的软肋,基本不在一个竞争级别上。而且,印度市场并没有和全球主要供应链很好地衔接起来,印度无法满足他们既想供应当地市场,还可以利用该国向世界出口的条件。而无论是苹果还是三星,在某一个区域内的制造力,最终都是要供应全球市场的。

印度市场的内需“容不下”苹果公司产品?

众所周知,中国手机厂商的产品在印度市场很受欢迎,甚至已经超越了三星常年在印度市场的领先地位。有数据显示,印度智能手机市场2019年的出货量达到1.58亿部,同比增长7%,首次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二大智能手机市场。同时,印度手机及零部件制造厂达到268家,其国内销售的手机95%以上都是产自本国工厂。

最新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020年5月31日,今年一季度印度智能手机品牌出货量前几名分别是小米、vivo、三星,OPPO位居第五名。据印度电子和信息技术部预估,到2025年,印度产的智能手机及元器件价值将达到10万亿卢比(约合1330亿美元)。而中国市场,有预测称到2025年,中国的手机相关产品和服务市场规模将达到1.15万亿元人民币(约合1640亿美元)。

而且,这场疫情对于印度市场的打击也是巨大的。因为疫情,消费者对手机的需求锐减,同时手机工厂也遭遇招工难的困境。5月初,小米、vivo、OPPO、三星等企业陆续拿到了印度政府的复工许可,工厂逐步恢复运营,不过为了配合疫情防控,企业复工率大多在20%左右,产能最多恢复至33%。据悉,目前在印度设厂生产手机的中国企业,80%物料依赖于中国国内。由于航空运力的大幅降低,对于手机制造商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了。市场研究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预测,印度的手机出货量将减少近60%。

值得关注的是,苹果公司的iPhone系列产品在印度市场的受欢迎程度并不高,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印度用户的消费习惯更喜欢物美价廉的产品。因此即使苹果公司在印度建厂,生产的产品也是以中低端的产品为主,内部消化的能力有限,更多的产品需要对外出口,流入到全球市场,而印度本身的市场条件和物流等等配置难以满足苹果公司的需求,因此指望苹果公司在印度加大建厂力度有点勉为其难了。

此外,我们看到富士康一度希望在美国、印度建厂,从而“从中国市场走出去”,但事实证明,在“走了一圈”之后,富士康还是选择了回归,也只有中国市场才能满足富士康的需求。事实也证明,产业中心一旦建成之后,将会辐射相当长的时期,并不是想搬走就可以搬走的,也不是轻易就可以复制一个新的产业中心的。(作者:刀马物语IT独立观察。互联网金融观察。)

 

相关文件

暂时没有内容信息显示
请先在网站后台添加数据记录。

Copyright © 上海仪器仪表行业协会 版权所有 沪ICP备081004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