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仪器仪表行业协会!

仪器仪表行业协会
搜索
搜索

宏观观点

资讯分类
/
/
/
全力打响“上海制造”品牌加快迈向全球卓越制造基地三年行动计划

全力打响“上海制造”品牌加快迈向全球卓越制造基地三年行动计划

  • 分类:政策法规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8-05-05 09:49
  • 访问量:

【概要描述】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战场。上海是中国近代重要的民族工业发祥地、民族品牌发源地和集聚地,“上海制造”曾以经典、优质享誉海内外。新时代背景下,需要牢固树立“上海制造”再出发的战略思维,赋予“上海制造”拥有核心技术、掌控产业链关键环节、占据价值链高端、引领业态模式创新的新使命和新内涵,加快建设全球卓越制造基地。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全力打响“上海制造”品牌的决策部署,构筑新时代上海发展战略优势,特制

全力打响“上海制造”品牌加快迈向全球卓越制造基地三年行动计划

【概要描述】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战场。上海是中国近代重要的民族工业发祥地、民族品牌发源地和集聚地,“上海制造”曾以经典、优质享誉海内外。新时代背景下,需要牢固树立“上海制造”再出发的战略思维,赋予“上海制造”拥有核心技术、掌控产业链关键环节、占据价值链高端、引领业态模式创新的新使命和新内涵,加快建设全球卓越制造基地。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全力打响“上海制造”品牌的决策部署,构筑新时代上海发展战略优势,特制

  • 分类:政策法规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8-05-05 09:49
  • 访问量:
详情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战场。上海是中国近代重要的民族工业发祥地、民族品牌发源地和集聚地,“上海制造”曾以经典、优质享誉海内外。新时代背景下,需要牢固树立“上海制造”再出发的战略思维,赋予“上海制造”拥有核心技术、掌控产业链关键环节、占据价值链高端、引领业态模式创新的新使命和新内涵,加快建设全球卓越制造基地。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全力打响“上海制造”品牌的决策部署,构筑新时代上海发展战略优势,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1 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总要求,坚定“上海制造”追求卓越的发展取向,坚定“上海制造”大有可为的信心决心,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迈向全球产业链、价值链高端为目标,着力实施“四名六创”专项行动,加强名品、名企、名家、名园“四名”引领,推动技术创新、品牌创响、质量创优、融合创智、集群创建、绿色创先“六创”提质,加快“上海制造”率先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擦亮新时代“上海制造”名片,为打响“上海服务”品牌、“上海购物”品牌和“上海文化”品牌提供有力支撑,为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五个中心”奠定坚实基础。

(二)基本原则

坚持服从服务国家战略。强化使命担当,始终坚持服从服务国家发展大局,主动承接国家重大任务,落实制造强国、网络强国战略,代表国家参与全球制造业竞争与合作,巩固提升实体经济能级,推动“上海制造”成为引领制造强国建设新标杆。

坚持创新引领。牢牢把握科技进步大方向、产业革命大趋势,加强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大力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构筑“上海制造”发展新动能。

坚持品质至上。立足新时代新需求,扩大高端化、品质化、个性化供给,不以牺牲品质为代价开展市场竞争,大力塑造以品牌、技术、质量、标准、设计、服务为核心的“上海制造”竞争新优势。

坚持开放协同。发挥自贸区先行先试优势,整合配置全球资源,主动融入长三角产业一体化发展,加强与长三角共建世界级产业集群,推动产业链布局优化、合作共赢,形成“上海制造”联动发展新格局。

坚持合力推进。完善统筹协调机制,强化部门协同和市区联动,充分激发市场主体内生动力,调动各方力量共同参与,形成支持打响品牌的工作合力,营造全社会共同打响“上海制造”品牌新氛围。

2 行动目标和重点

(一)主要目标

通过三年的努力,让“上海制造”技术更先进、制造更智能、产品更高端、品牌更响亮,加快建设全球卓越制造基地,为上海迈向卓越的全球城市提供实力支撑。

——初步建成世界级新兴产业发展策源地之一。掌握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产业核心技术,高质量产业化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战略性新兴产业附加值显著提升。到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0%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造业产值占全市制造业总产值比重达到1/3左右。

——初步建成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上海主动融入长三角产业一体化程度明显加深,产业链上下游配套协作更加紧密,产业集群组织、集群服务和集群生态更加完善,全力打造2个世界级产业集群,积极培育4个世界级产业集群。到2020年,重点集群面向长三角核心配套率达到60%以上。

——初步建成世界级制造品牌汇聚地。制造品牌数量持续增加,品牌知名度不断提升,品牌经济贡献率明显提高,打造一批市场认可度高的名品,培育一批核心竞争力强的名企,汇聚一批行业地位高的名家,塑造一批国际影响力大的名园。

(二)发展重点

围绕高质量发展要求,大力发展高端制造、品质制造、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和高复杂高精密高集成制造,发挥“上海制造”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的支撑作用。超前布局未来前沿产业,聚焦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结合上海自身产业基础,在生命健康、人工智能、量子通信、空天海洋等未来前沿领域加强战略布局,实施一批基础前沿工程,填补国内空白。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聚焦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装备、生物医药与高端医疗器械、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航空航天、海洋工程装备、智慧能源装备、新材料、节能环保等产业,加快形成产业发展新动能。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加快推动汽车、船舶、钢铁、化工、都市等产业升级改造,加快生产方式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柔性化转变,提升传统优势产业核心竞争力。

3 重点任务

围绕全力打响“上海制造”品牌、加快迈向全球卓越制造基地的总体要求,聚焦“四名”引领和“六创”提质,着力实施名品打造、名企培育、名家汇聚、名园塑造、技术创新、品牌创响、质量创优、融合创智、集群创建、绿色创先等十个专项行动。

(一)名品打造专项行动

深入挖掘市场需求,着力打造500项市场美誉度高、质量掌控力强的制造精品。推进150项消费品改善供给,面向健康、时尚、个性、绿色等新需求,在健康护理、日化用品、时尚服饰、绿色食品、工艺美术等消费领域,深入推进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提高消费品有效供给能力和水平,更好适应和引领消费需求。推进100项智能产品迭代升级,围绕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健康医疗、智能家居、智能穿戴等新兴领域,加强产品技术集成和功能创新,扩大高端品牌供给。推进150项高端装备自主突破,瞄准民用航空、智能制造装备、集成电路装备、智慧能源装备、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等战略领域,突破复杂精密集成制造工艺和技术,推动重大短板装备首台(套)突破。推进100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聚焦高温超导、石墨烯、高性能纤维等前沿领域,健全首批次应用示范支持机制,加快新材料推广应用。

(二)名企培育专项行动

集中优势资源,着力培育以世界一流企业、独角兽和隐形冠军为核心的卓越制造企业群体。做强世界一流企业,对标世界顶尖跨国公司,构建根植本地、面向全球布局的创新、生产和服务网络,提升全球化资源配置能力,争取3家左右制造企业进入世界500强。做大独角兽企业,聚焦智能硬件、生物医药、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等领域,支持企业加强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重点拓展股权基金、上市等融资渠道,培育企业生态圈,力争形成8-10家制造业“独角兽”。做优隐形冠军企业,开展隐形冠军同行业对标,引导企业长期专注于细分产品的研发制造、工艺改进和市场拓展,长期专注于质量提升和品牌培育,打造“百年老店”,形成200家位于国内外细分市场前三名的隐形冠军。

(三)名家汇聚专项行动

对接产业需求,着力汇聚以卓越科学家引领、卓越企业家运营和精工巧匠支撑的卓越制造人才队伍。打造卓越科学家引领的创新人才队伍,瞄准科技前沿和新兴产业领域,集聚一批世界领先水平的卓越科学家,引进培育一批高层次的领军型创新人才,新增100名制造业海外高层次人才和200名行业领军人才。培育卓越企业家运营的经营管理人才队伍,着力培育具有国际视野的企业家,弘扬追求卓越、勇于创新的企业家精神,在有条件的企业实行首席信息官和首席质量官制度。造就精工巧匠支撑的高技术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加强工程师、工匠等高技术和高技能人才培养,倡导精益求精、爱岗敬业的工匠精神,打造一批专业一流的“上海工程师”和技艺精湛的“上海师傅”,培育扶持一批技能大师工作室、首席技师和制造业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进一步加大资助力度。

(四)名园塑造专项行动

集聚高端要素资源,着力塑造以世界级品牌园区、特色产业基地为重点的区域品牌。培育世界级品牌园区,对标国际一流园区,推进临港产业区、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张江高科技园区、上海化学工业经济技术开发区、上海国际汽车城等载体建设,集群发展优势产业,集成高端综合服务,形成5家左右世界级品牌园区,有力支撑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创建特色产业基地,引导区域加强差异化产业定位,推进长兴岛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徐汇滨江人工智能、松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互联网、静安市北大数据、闵行莘庄军民融合、奉贤东方美谷美丽健康、宝山顾村机器人、金山工业区新型显示等区域特色产业发展,支持市西软信园等区域向产城融合特色提升,形成100个“四新”经济创新基地。

(五)技术创新专项行动

加快推进产业技术创新。加强前沿和共性关键技术攻关,抢占产业技术制高点。超前布局前沿科技领域,主动对接国家战略,组织实施生命科学、信息技术、空天海洋、新能源、新材料等重大科技攻关,积极争取国家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落户。推动新兴产业共性关键技术攻关,实施产业创新工程,制定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推动产学研用联合攻关,在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智能网联汽车等领域实施100项产业创新项目。

加速重大创新成果产业化。深度对接高校、科研院所及全球创新团队,促进创新成果转化。加快战略性新兴领域重大成果产业化,重点推动华力微电子、中芯南方、和辉光电、海尔智谷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项目,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等重点领域,继续组织实施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项目。推动关键基础领域产业化突破,深入实施工业强基工程,推动40种核心基础零部件或元器件、30种关键基础材料、20种先进制造工艺实现工程化和产业化突破。建立重大科技成果跨区域转化协调机制,推动张江等科技创新策源地与临港、金山等承载区对接转化,统筹信息、空间、政策资源,推动一批重大创新成果转移转化。

加强产业创新转化平台建设。强化平台支撑,促进制造业协同创新。建设制造业新型研发机构,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等领域争创3-5家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和产业创新中心,主动布局一批市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建立“小核心+大协作”、“公司+联盟”的组织模式,通过技术授权、专利许可等方式实现自我循环、持续发展;赋能传统研发机构,加快与新型研发机构深度对接。加强企业研发载体建设,支持龙头企业建设中央研究院,鼓励企业内部研发机构开放协同,充分发挥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的辐射带动作用,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达到90家左右。推动制造业双创平台建设,推动制造业龙头企业利用园区或闲置厂房、楼宇等加快建设集聚研发设计、检验检测、投融资对接、成果转化、技能培训等功能的双创平台。

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分类施策,激发不同所有制企业创新活力。增强民营企业创新实力,引导和鼓励民营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强产学研用合作,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创新平台建设、重大研发项目承接、行业标准制定、科技创新券和“四新”券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提升创新实力。提高外资企业创新溢出能力,支持外资企业运用研发资源及全球创新网络,与本市高校、科研院所、企业联合开展产业链核心技术攻关;鼓励外资研发中心将自主技术和成果进入上海技术交易平台进行交易,加速技术成果转化和溢出。激发国有企业创新动力,建立健全激发国有企业创新动力的考核、评价和激励制度,重点支持国有企业围绕国家战略领域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支持央企参与科创中心建设,布局重大产业科技项目,建设研发总部。

加大技术改造焕新力度。全面实施技术改造焕新计划,推动传统制造业迸发新活力。大力实施“六化”改造升级,推进智能化、高端化、集群化、服务化、精品化、绿色化改造提升,扩大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装备应用,建设600项技术改造标杆项目,带动规模以上制造企业实施5000项技术改造项目。拓宽技术改造支持范围,适应产业融合发展趋势,将软件、专利、实验、检测以及与生产制造紧密关联的技术能力建设、供应链改造等投资,纳入技术改造政策支持范围。支持规划工业区块外优质企业改造升级,在符合产业发展导向、地区规划控制和环境保护原则要求、不影响相邻地块合法权益、不改变原权利人的基础上,规划工业区块外优质企业可以实施技术改造。

(六)品牌创响专项行动

振兴经典品牌。加强传承创新,扶持振兴一批有历史底蕴、有潜在需求的经典品牌,唤起消费者对“上海牌”的美好记忆。支持经典品牌赋予新内涵,适应新生代消费群体的新需求,重点推动轻工、纺织、食品类经典品牌与文化创意、时尚设计等融合发展,挖掘文化资源,注入新元素。推动经典品牌融入新技术,鼓励经典品牌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导入先进管理方法,加强生产智能化改造升级,提高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引导经典品牌创造新模式,推动经典品牌发展新型商业模式,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方式,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鼓励经典品牌探索新机制,试点推动一批经典品牌运用市场化方式提升活力,引进社会资本参与经典品牌企业盘活重组、机制转化和市场交易,鼓励金融机构发起设立经典品牌投资基金。

培育新锐品牌。创造新供给,培育和引进一批适应和引领需求的新锐品牌。建立新锐品牌发现机制,聚焦智能、健康、时尚、创意等领域,建立新产品和新企业品牌培育库,实施基于市场化综合评价的动态优化调整,筛选一批潜力新锐品牌。开展新锐品牌培育试点示范,完善新锐品牌培育工作机制,引导企业在研发创新、品牌策划与营销、运营管理等领域开展品牌培育试点示范,加大对试点示范企业的政策扶持,建立新锐品牌科学化管理体系。加大新锐品牌推广力度,搭建品牌推广平台,支持企业开展新锐品牌的首发、展示、宣介等推广活动,依托工博会、上交会、信博会、广交会、华交会和重点境外展会等平台,扩大新品牌市场影响力。

提升优质品牌。进一步放大品牌效应,提升一批品质认可度高、市场影响力大的优质品牌。推动优质品牌高端化提升,鼓励优质品牌企业围绕产品定位、价值挖掘、传播渠道等领域制定实施品牌高端化提升战略,加强品牌差异化发展,提升品牌价值,树立品牌高端形象,不断增强品牌公信度、知名度和美誉度。推进优质品牌国际化发展,对标国际同行业品牌管理最高水平,鼓励优质品牌企业加强国际质量认证、国际商标注册,推动有条件的优质品牌企业通过兼并重组、管理输出等方式“走出去”和“全球行”,建设海外品牌营销渠道,打造国际化品牌。

(七)质量创优专项行动

全面开展质量提升。以质量为核心基础,树立“上海制造”全国质量标杆地位。开展“上海品质”自愿性认证,制定“上海品质”先进标准体系,组建国际认证联盟,实施第三方认证评价,推出一批制造业领域“上海品质”认证产品;探索开展长三角跨区域品牌认定。夯实质量技术基础,加强质量对标和产学研合作,组织攻克一批质量技术基础共性问题,争创一批面向未来前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业计量测试平台和检验检测认证平台。推进全方位质量管理,强化质量事中事后监管,健全缺陷召回行政监管和技术支撑体系,完善本市产品质量逐级提升示范平台,建立第三方质量安全评价制度。

加快标准升级提档。对标国际先进,推动标准引领产业发展。加强领跑标准制定,围绕消费品、高端装备等领域,主导制定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水平“上海制造”标准,并推动成为具有影响力的国际标准。开展标准化创新应用,筹建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等领域的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推进商用航空发动机、智能制造、物联网、智能网联汽车等产业标准化建设。拓展先进标准供给渠道,围绕上海制造优势领域培育发展团体标准,开展企业标准主要技术指标“领跑者”制度试点。推动内外销产品同线同标同质,缩短国内外市场“质量差距”和“信任差距”。

(八)融合创智专项行动

推动“制造+服务”。不断增强制造与服务协同能力,促进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推动服务型制造新模式应用,支持制造企业加快发展系统解决方案、定制服务、研发设计、信息增值等重点模式,加大设备定制、工程设计、智能搜索等服务应用,实现跨领域、跨地域协同和“产品+服务”式交付。组织开展服务型制造综合评价,重点围绕汽车、电子、装备等行业,制订行业评价标准,每年择优培育认定30家以上示范企业、30个示范项目和15个示范平台。推进服务型制造企业资源协同,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协同利用社会化服务资源,实现服务“众筹”、“众包”、“众扶”、“众创”,提高服务型制造企业服务化率。

推动“制造+设计”。推动设计融入制造业全流程、全价值链,培育设计标杆企业,打造全国工业设计高地。实施重点产业设计再造,推动轻工、电子等领域加强产品功效设计、性能设计、适应性设计和可靠性设计,满足多品种、小批量、个性化消费需求;推动集装备、软件、在线服务于一体的集成设计,促进装备升级换代。推动工业设计高端、跨界发展,大力发展定制设计、网络协同设计、云设计和体验交互设计,鼓励“设计+品牌”、“设计+文化”等商业模式和新业态发展。打造工业设计合作创新平台,筹划举办全球设计峰会,争取工业设计类国际组织和国家工业设计院落户,支持企业建立产品设计创新中心和国家级、市级工业设计中心。

推动“制造+互联网”。推动制造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构筑制造业新生态。建设一批工业互联网平台,重点培育1-2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通用型工业互联网平台,打造15个以上面向重点行业、环节的行业级平台和50个以上面向特定行业、领域的企业级平台,提升数据采集、边缘计算、设备连接、安全保障、生态搭建等能力,实现产业链资源优化配置和能力精准交易。推动十万家企业上云上平台,支持中小企业计算存储、网络防护等基础资源及设备、生产、管理等核心业务云化和平台化改造,促进产业链、供应链高效协同和业务流程再造。推进千个工业APP加载应用,推动平台开放共享工业知识、算法工具等微服务组件,打造技术创新开源社区,形成工业应用软件开发者创新生态。

推动“制造+AI”。 推进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在制造业领域各环节的探索应用,提升智能化水平。推动人工智能与制造全流程融合创新,加强网络协同研发、虚拟仿真等在产品研发设计中的应用,推动应用智能机器人、智能传感与控制、智能检测与装配等智能装备,建设“无人工厂”,加快大数据、机器学习等技术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推广智能制造新模式应用,在汽车、电子、船舶、航空航天、医药、能源装备等优势领域开展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建设100家智能制造新模式应用示范工厂,推广离散智能制造、流程智能制造、网络化协同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远程运维服务等模式,推动制造业建立以状态感知、实时分析、自主决策、精准执行、学习提升为特征的智能制造系统。

推动军民深度融合。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实现跨越式发展,加快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发展格局。对接国家军民融合产业重大工程,加快重型燃气轮机、海上核动力平台等重大项目建设,争取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工程、深空深海探测等一批重大工程落户,支持军工集团功能性总部和区域总部建设。扩大军民融合产业开放合作,推动上海与全国军工特色高校开展产学研战略合作,促进军民融合技术成果产业化;推动国家军民融合发展产业投资基金和上海市军民融合产业投资基金联动发展;支持军工高新技术向民用转化,鼓励民参军技术实现工程化、产业化。创新军民融合产业促进机制,推动军民融合产业发展“1+X”布局,争创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推动技术基础资源军民共享,搭建军民计量资源互通共享平台;促进军工经济和区域经济融合,支持军工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建设军民融合产业促进中心、技术成果交易中心等3-5个公共服务平台。

(九)集群创建专项行动

全力打造两个世界级产业集群。聚焦汽车、电子信息产业,推动产业迭代升级和产业链延伸。打造具有全球话语权的汽车产业集群,大力拓展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加快新能源汽车重大产业项目落地和推广应用,加大智能网联汽车开放道路测试力度,加快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平台建设、示范应用和商业化推广,建立以龙头企业为核心、全球化布局的研发制造体系。打造迈向全球价值链高端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做大做强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智能传感器、高端软件、智能硬件等产业链,突破材料、装备、工艺等短板领域,加快长三角区域电子信息集群创新网络建设,建立以“硬件+软件+内容+服务”为架构的产业链生态。

积极培育四个世界级产业集群。聚焦民用航空、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和绿色化工产业,推动产业扩链、补链、强链。培育具有全球资源整合能力的民用航空产业集群,以大型客机和民用航空发动机为中心,逐步形成主制造商引领、优势供应商集聚、核心配套企业支撑、专业化平台服务的航空产业体系,提高面向产业链协同配套水平。培育创新能力国际领先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加强全球领先的生物医药创新研发能力建设,建设国际知名的高端生物医药产品和医疗器械制造基地,支持生物医药研发外包和健康服务应用示范。培育打破国外技术垄断的高端装备产业集群,推动智能制造装备、智慧能源装备、高端船舶和海洋工程等整机突破,提升核心零部件和关键材料自主化率,加快高端装备“走出去”步伐。培育最严标准和要求的绿色化工产业集群,聚焦推动以上海化学工业区为核心的杭州湾北岸化工集中区建设,加快产业高端化、精细化、绿色化发展,鼓励有竞争优势的企业融入国际供应链体系。

协同推动“集群长三角”建设。加强长三角区域产业协同,建立“基地+基金+机制”工作模式,共建世界级产业集群。引导龙头企业加强长三角产业链一体化布局,探索共建长三角产业链协同创新示范基地,推动龙头企业将研发设计、高端制造、营销服务等产业链环节扎根本地,引导富余要素资源优先向示范基地集中。推动长三角重大产业合作平台建设,推动长三角工业互联网等重点平台建设;支持临港、漕河泾、张江、金桥等品牌园区“走出去”,推动G60科创走廊、沪苏大丰产业联动集聚区、张江长三角科技城等跨省市合作园区建设;围绕人工智能、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等领域,搭建一批长三角区域产业联盟。探索建立长三角产业合作机制,联合编制长三角产业集群地图,协商建立有利于重大产业项目跨省市迁移的利益共享机制,探索组建长三角产业合作基金,促进产业布局优化和要素资源跨区域流动。

推动产业园区集群集约发展。加强园区要素资源高效配置,促进园区高质量发展。推动园区产业集群化升级,引导园区差别化产业定位,聚焦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加强产业链布局;建设新型产业创新平台和机构,集聚创新型企业、人才和团队,构筑创新“场效应”;搭建集研发设计、检验检测、知识产权、金融对接等功能于一体的集群组织和服务平台,为集群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加快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整合优化,推动出口加工区向综合保税区转型,促进制造企业拓展研发、维修、展示、物流等功能。推动园区资源集约化提效,强化产业园区空间指引和用途管制,鼓励各区通过转型开发、政府收储、园区平台回购等方式,加快存量土地腾笼换鸟;提升园区产业承载容量,在园区交通、环境以及配套设施满足要求的情况下,鼓励通过提高容积率等方式提高园区土地利用效率。

(十)绿色创先专项行动

推进产业绿色提升。全面提升制造业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生产水平。大力推进能效提升,扩大节能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应用,每年完成改造项目节能量达50万吨标煤以上,全面淘汰高能耗落后机电设备,试点建设余热资源统筹共享网络,推动分布式光伏、区域能源中心建设。推行清洁生产全覆盖,研究制定上海市促进清洁生产条例,加大清洁生产技术改造,全面完成燃油燃气锅炉排放提标改造和汽车、船舶等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实现重点行业、园区、区域清洁生产全覆盖。推动资源高效循环利用,综合提升工业固废、水、再生资源等的循环利用,建成3-5个“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完成全部国家级和50%以上市级工业园区循环化改造,培育高端智能再制造产业,再制造技术工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推动绿色制造领跑。率先推进全员能效和环境管理,开展绿色制造评价,示范打造一批“低污染、低排放、低碳”领跑者,建成一批理念领先、技术一流、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四绿”标杆。开发100项绿色示范产品,聚焦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推行生态设计,发布绿色制造产品目录,引导绿色消费。创建100个绿色示范工厂,制定重点行业绿色工艺、技术和装备推广方案,在大中小企业全面推行绿色制造。培育20个绿色示范园区, 推动园区余热、水、微电网等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打造布局集聚、结构绿色、链接生态的绿色园区。建设10条绿色示范供应链,以汽车、电子、高端装备等行业龙头企业为核心,全面推行绿色采购。

4 保障措施

(一)深化产业扩大开放

发挥自由贸易港政策突破对制造业的溢出带动功能,创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投资环境。建立自贸港区与制造业发展联动机制,进一步简化优化产业监管方式,支持国际协同制造和高端国际化业务开展,提升产业全球协同创新和资源配置能力。鼓励外商投资先进制造业,全面落实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紧抓汽车、船舶、飞机等领域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机遇,吸引重大产业项目落地。严格保护外商投资企业知识产权,完善知识产权纠纷多元解决机制和知识产权侵权查处快速反应机制,探索商业模式等新形态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办法,加强知识产权执法、维权援助和仲裁调解工作。

(二)扩大制度有效供给

加强顶层设计,扩大打响“上海制造”品牌的制度供给。加强产业政策有效供给,围绕振兴历史经典品牌、支持企业技术改造、扶持创新型企业发展、加强企业分类指导、促进资源要素高效配置等方面,研究制定专项扶持政策,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强化政策精准性和有效性。建立健全产业合作共享机制,围绕促进创新策源地重大科技成果向产业化承载区转化、支持企业跨区域迁移、推动长三角产业一体化等领域,建立合作利益共享机制,促进要素资源合理流动。强化产业领域改革创新,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产业项目审批流程,大幅度压缩审批周期;深入推动国有企业集团加强二级及以下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并扩大员工持股试点。

(三)强化企业精准服务

推进企业服务线上线下无缝对接,建设“上海市企业服务中心”,推动“一网受理、全网协同、全市通办”。完善企业线上服务机制,强化面向全所有制、全规模、全生命周期的“上海市企业服务云”功能,提高企业上云“网购”便利度;设立创新企业诉求直通车,及时响应企业诉求。健全企业线下精准服务网络,加强综合协调和兜底服务,优化企业诉求受理、汇总分解、跨部门协作、跟踪督办和第三方评估机制;匹配企业需求,制定发布服务清单、政策清单,打通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

(四)加强土地资源配置

像保护耕地一样保护先进制造业用地,像保护文物一样保护老工业遗产。保持工业用地合理规模,制定工业用地布局规划,2020年全市规划工业用地规模保持在550平方公里左右;加强工业用地用途管制,对于工业用地用途变更和用地改性的规划调整,应先行征求市规划土地和产业部门意见。保障工业项目用地需求,市统筹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1平方公里用于市级重点产业项目,并向品牌园区倾斜;198区域减量化增减挂钩用于支持新增工业项目的土地指标不低于1/3。

(五)加快产业人才集聚

优化产业人才发展环境,为打响“上海制造”品牌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实施“卓越制造人才计划”,加大卓越制造人才支持力度,统筹安排卓越制造人才专项资金,重点支持面向工程化、产业化应用的高精尖人才。组织开展人才选树,对接世界技能大赛,深入实施“上海工匠”选树培养、技能人才晋级和高师带徒奖励计划,举办“上海制造”创新创业大赛,完善“智慧工匠”、“领军先锋”评选。加强人才服务保障,建立市区联动、全覆盖的管理服务网络,解决产业人才的租赁住房和落户需求。建立职业资格、职业技能等级与相应专业技术职称贯通的制度。

(六)推进产融深度结合

加强产融对接,强化金融对实体经济发展的支持。加大产业基金支持力度,对接国家级制造业发展、产业转型升级等基金,利用本市产业转型升级投资基金,吸引社会资本参与,聚焦支持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智能制造、生物医药、园区转型升级等领域。拓展资本市场支持渠道,优先支持制造企业多渠道上市挂牌和发行债务融资工具,充分利用本市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挂牌进行股权融资,鼓励制造企业通过资本市场并购重组,推进制造业领域资产证券化。加强产业金融创新服务,鼓励发展供应链金融和绿色金融业务,发挥本市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风险补偿和信贷奖励政策的作用,引导商业银行加大信贷投放。推进重大技术装备首台(套)和新材料首批次应用保险试点。推动大型制造企业设立财务公司。

      (七)加大品牌宣传力度

 

加强总体宣传策划,为打响“上海制造”品牌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加强全方位品牌宣传,面向国内外大力宣传“上海制造”品牌,注重应用新媒体宣传,扩大“上海制造”影响力。开展“上海制造”高层次研讨,创新研讨形式和内容,提高社会各方对打响“上海制造”品牌的认识,扩大“上海制造”品牌知晓度。组建“上海制造”高端智库,与知名高校、科研院所深入合作,围绕“上海制造”产业集群、品牌经济、企业成长、人才战略等问题开展持续研究和定期评估。建立“上海制造”品牌服务体系,完善品牌价值发现机制,支持营销、策划、培训等品牌公共服务机构提供市场化、专业化服务。

(八)强化组织机制保障

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责任,抓好行动计划落实。加强统筹推进,统筹发挥市推进《“中国制造2025”上海行动纲要》工作领导小组、市服务企业联席会议制度、市工业区发展联席会议等组织机制作用,各相关部门通力合作,协调解决打响“上海制造”品牌工作的重大事项。充分发挥各区和园区的积极性,各区和园区要制定切合实际的实施细则和方案,明确区域产业发展定位,推动资源要素向实体经济有效集聚,持续发力、久久为功,确保各项行动落实到位。加强督查考核,将打响“上海制造”品牌纳入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考核,定期进行工作督查,通报工作推进和完成情况,确保行动计划顺利实施。

相关文件

暂时没有内容信息显示
请先在网站后台添加数据记录。

Copyright © 上海仪器仪表行业协会 版权所有 沪ICP备081004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