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仪器仪表行业协会!

仪器仪表行业协会
搜索
搜索

宏观观点

资讯分类
/
/
/
把提高制造质量上升为国家战略,立法要先行

把提高制造质量上升为国家战略,立法要先行

  • 分类:近日焦点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8-04-09 12:31
  • 访问量:

【概要描述】把提高制造质量上升为国家战略,立法要先行   一个国家的崛起,往往是一批拥有高质量、大品牌产品企业的强势崛起。与美、德、日等发达国家相比,质量品牌建设滞后已经成为我国制造业的关键短板。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五次会议上强调,要“推动制造业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高的战略性转变”。从近期看,提高供给质量是实现经济良性循环的关键;从远期看,质量品牌建设直接关乎国家经济和战略安全。从发达国家的实践看

把提高制造质量上升为国家战略,立法要先行

【概要描述】把提高制造质量上升为国家战略,立法要先行   一个国家的崛起,往往是一批拥有高质量、大品牌产品企业的强势崛起。与美、德、日等发达国家相比,质量品牌建设滞后已经成为我国制造业的关键短板。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五次会议上强调,要“推动制造业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高的战略性转变”。从近期看,提高供给质量是实现经济良性循环的关键;从远期看,质量品牌建设直接关乎国家经济和战略安全。从发达国家的实践看

  • 分类:近日焦点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8-04-09 12:31
  • 访问量:
详情

把提高制造质量上升为国家战略,立法要先行

 

  一个国家的崛起,往往是一批拥有高质量、大品牌产品企业的强势崛起。与美、德、日等发达国家相比,质量品牌建设滞后已经成为我国制造业的关键短板。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五次会议上强调,要“推动制造业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高的战略性转变”。从近期看,提高供给质量是实现经济良性循环的关键;从远期看,质量品牌建设直接关乎国家经济和战略安全。从发达国家的实践看,他们都曾在经济关键时期,把质量问题上升为国家战略。分析总结发达国家的主要做法,可为我国提升制造质量,建设质量强国提供借鉴。

  美、德、日提升制造质量的主要做法

  制度环境上突出立法先行。美、德、日发达国家在工业化的发展阶段都经历过“质量革命”,把质量问题上升为国家战略,非常重视立法先行。如美国的立法以保护消费者安全权益为核心,美国于上世纪80年代签署《质量振兴法案》,在质量法治环境、专业领域立法等方面做出诸多努力,使美国产品质量和国家竞争力重回世界霸主地位。德国的立法以对环保的极致追求为核心,制定了全球最完备和最详细的法律法规,确定环境保护的标准,迫使企业改进生产工艺、使用先进设备,使德国制造技术与质量全球领先。日本在上世纪60年代实施“质量救国”战略,提升制造质量成为全民行动,在政府监管、企业管理、社会组织等层面形成日式质量管理模式。

  政策设计上注重多手段协调配合。除了制定法律法规,政府通过激励政策、质量技术与理论创新等多种手段提升产品质量水平和企业竞争力。如制定鼓励和规范公平市场竞争行为的一系列法规,加强企业市场竞争环境的建设,促进企业提高产品质量;设立国家层面的质量奖,美国设立马尔科姆·鲍德里奇国家质量奖、日本设立戴明奖,不断提高标准,引领质量标杆;将系统理论引入企业管理中,美国的六西格玛管理、全面质量管理等,日本的5S现场管理、质量功能展开和丰田生产方式等一系列质量管理方法,有效保障了企业的产品流程和质量。

  政策着力点上重视质量基础建设。标准、计量、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是世界公认的质量基础手段,发达国家在这些领域的较量日趋激烈。计量的基础作用日益显现,超过80%的贸易必须经过计量才能实现。国际检测认证市场也十分活跃,认证认可已经成为国际贸易的通行证,2008年以后全球检测认证产业年均增幅达到6%以上。德国建立了一整套独特的“法律—行业标准—质量认证”管理体系;日本充分发挥官方机构、民间团体、企业主体在制定标准和推动标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建立起以民间自愿性和企业自主性为主体、政府强制性标准认证为保障的质量体系。

  行动主体上重在发挥优势企业的标杆引领作用。一个国家制造业强大的重要标志是拥有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在细分领域占据优势地位的中小企业,企业尤其是知名跨国企业的质量品牌是国家的亮丽名片,美、德、日发达国家注重优势企业的品牌引领和国家质量品牌声誉的宣传和维护,将产品打上国家标签。如德国拥有一大批极具竞争实力的中小企业,被誉为“隐形冠军”,这样的企业为“德国制造”做了很好的宣传。

  人才建设上强调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拥有数量众多的熟练技工和具有职业精神的制度保障是质量竞争的核心。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产业工人素质的提升和职业精神的培养。如德国实行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密切结合的“双轨制”教育模式,成为全球学习的典范;美国高校设立与质量相关的课程和专业,并有各种质量工程和管理相应的学位,重视质量人才的培养和积累;德国的工匠精神、日本的匠人精神,都有实实在在的工资待遇和社会地位制度做支撑,质量意识已成为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植根于广大员工心目中,打造“德国制造”“日本制造”的口碑。

  提升我国制造质量的几点启示

  把完善法律法规作为根本保障。营造以保护消费者权益为核心的质量发展环境,不断修订和完善现有《产品质量法》,加强产品质量监督的行政执法手段和行政处罚力度。调动多方利益主体的积极性,鼓励多部门、多主体协同共治的质量治理体系,健全协同推进的质量监督、质量诚信与追溯体系建设。如行业协会可通过制定行业规章制度,规定机构和人员的共同行为准则,在监管主体与监管对象之间建立起沟通的桥梁,助力质量发展法治环境建设。

  把夯实质量标准作为重要支撑。不断完善质量强国建设的标准、计量等基础,发挥行业协会制定行业标准的优势,选取一批重点行业,制定更多细分的行业标准,根据行业特点和发展需要,及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质量检测标准和方法,并辅助质检机构完成产品质量检测工作。加强财政专项资金的支持,面向行业的基础性公共质量检测平台建设,以及标准化、计量、认证、检验检测、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等基础能力建设,解决一批重点领域全产业链关键共性质量问题。

  把推行优质制造作为主要抓手。以国家质量管理和产业管理部门为牵头部门,重点在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工业产业集聚园区、智能化程度高的典型企业试点优质制造质量提升行动,将优质制造打造为城市名片控制工程网版权所有,通过优质制造提升园区的智能化、绿色化、集约化发展水平,通过典型企业质量提升的引领示范,组织召开经验交流会、现场会,定期总结城市、园区、企业的先进经验,带动全行业甚至整个国家制造质量的提升。

  把弘扬工匠精神作为强大动力。工匠精神的特点就是对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品质唯先,追求完美和极致,努力把品质从99%提高到99.99%。我们要开展员工质量素质教育行动,培养质量骨干和技术能手,提高全员质量素质,打通企业技能人才与管理人才的晋升通道,提高产业工人的社会地位。加快培养一批大国工匠,在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开展示范和引领行动,给予一定物质激励,并进行宣传,以扩大社会影响力,在全社会形成争做工匠和尊重工匠的氛围。

  把提升品牌形象作为关键举措。联合多部门成立“中国制造”质量品牌宣传领导小组,体系化推进“中国制造”质量品牌服务,树立、推进并造就“中国制造”国家品牌,建立质量安全舆论危机的应对机制。各地区工业主管部门、相关行业协会、专业机构要把宣传作为工业质量品牌建设的重要内容,鼓励相关企业重视工业产品的质量、技术先进性等影响品牌建设的要素。结合重点活动策划宣传方案,总结提炼工作亮点和突出成效,组织媒体开展宣传。通过领导外交方式,多渠道宣传打造“中国制造”是优质制造的国家品牌形象。协助企业参加境外展览展示,引导企业将中国制造产品和文化理念推向更广阔的国际市场。(来源:控制工程网)

 

相关文件

暂时没有内容信息显示
请先在网站后台添加数据记录。

Copyright © 上海仪器仪表行业协会 版权所有 沪ICP备081004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