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仪器仪表行业协会!

仪器仪表行业协会
搜索
搜索

宏观观点

资讯分类
/
/
/
三部门部署振作工业经济(相关报道3则)

三部门部署振作工业经济(相关报道3则)

  • 分类:近日焦点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2-11-25 07:30
  • 访问量:

【概要描述】

三部门部署振作工业经济(相关报道3则)

【概要描述】

  • 分类:近日焦点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2-11-25 07:30
  • 访问量:
详情

三部门部署振作工业经济(相关报道3则)

 

1、夯实回稳基础 三部门部署加力振作工业经济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国资委21日联合印发《关于巩固回升向好趋势加力振作工业经济的通知》,从多措并举夯实工业经济回稳基础、分业施策强化重点产业稳定发展、分区施策促进各地区工业经济协同发展、分企施策持续提升企业活力等方面提出了17项具体举措,巩固工业经济回升向好趋势。

  这是记者21日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的。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表示,当前,外部不确定不稳定因素较多,市场需求恢复仍需时间,企业生产经营还面临困难,要把稳增长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通知明确了下一步提振工业经济的“四方面坚持”,即坚持聚焦重点、加力提效,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又突出重点环节和薄弱环节精准加力;坚持因地制宜、分业施策,对不同类型地区、行业和企业分类提出目标要求;坚持立足当前、兼顾长远;坚持底线思维、安全发展,切实保障能源和重要原材料安全供应,确保重点产业链供应链稳定运行。

  通知针对当前工业经济运行中面临的突出矛盾困难,提出五个方面稳增长重点举措。一是加快推动重大项目建设形成实物工作量,二是深挖市场潜能扩大消费需求,三是稳定工业产品出口,四是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五是持续壮大新动能。

  辛国斌表示,这一系列举措旨在从需求侧着力拉消费、促投资、稳出口,畅通经济循环;在供给侧针对关键环节“卡脖子”、新增长点支撑不足等结构性制约,着力推进补链强链,加快培育新动能。

  同时,通知分业、分区、分企提出具体措施,并明确强化责任形成合力、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优化发展环境等保障措施。

辛国斌表示,要以更大力度、更有效举措进一步振作工业经济,更加注重挖掘增量政策空间,更加注重聚焦薄弱环节精准加力,更加注重动员地方、行业、企业等各方面力量,巩固和拓展回稳向上态势,为工业经济稳定恢复“添薪蓄力”、增强动能。

作者:张辛欣  来源: 新华社

 

2、三部门部署振作工业经济,“组合拳”怎样加力

多措并举夯实工业经济回稳基础、分业施策强化重点产业稳定发展、分区施策促进各地区工业经济协同发展……工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国资委21日联合印发《关于巩固回升向好趋势加力振作工业经济的通知》,提出接下来振作工业经济一系列举措。

这些措施有哪些特点?将如何确保落实落地?工信部有关负责人和业内专家就此回应。

明确“四方面坚持”,把稳工业摆在更突出位置

受外部不确定不稳定因素较多等影响,10月份工业经济主要指标出现小幅波动,持续恢复的基础仍需进一步稳固。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表示,必须把稳增长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集聚各方力量,压实主体责任。

通知从多个方面明确了下一步提振工业的具体举措,同时强调,政策措施要把握“四方面坚持”:坚持聚焦重点、加力提效;坚持因地制宜、分业施策;坚持立足当前、兼顾长远;坚持底线思维、安全发展。

首先是坚持聚焦重点、加力提效。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党委书记刘文强说,今年3月以来,应对多重因素叠加冲击,我国加大宏观政策实施力度,推动相关配套政策和实施细则应出尽出、早出快出。事实证明,政策叠加组合效应持续释放,有力推动工业企稳。当前,推动工业经济加快恢复,要紧密衔接已出台的各项稳增长政策措施,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聚焦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精准加力。

通知分行业、分地区、分企业进行了部署。同时,“进一步扩大汽车消费”“确保外贸产业链稳定”“启动创建国家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试验区”等举措,着重解决当前工业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用好产业结构调整有利时机,补短板、锻长板、强基础。

通知明确做好风险预见预判预案,切实保障能源和重要原材料安全供应,确保重点产业链供应链稳定运行。

强调精准发力,直指工业运行面临的挑战

辛国斌说,通知针对当前工业经济运行中面临的市场需求恢复仍需时间、产业链供应链还存在一些卡点堵点等情况,提出五个方面稳增长重点工作举措,在需求侧着力拉消费、促投资、稳出口,在供给侧着力推进补链强链,加快培育新动能。

其中,针对扩大消费需求,明确落实好2.0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阶段性减半征收购置税、新能源汽车免征购置税延续等优惠政策,开展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活动等。在稳定工业产品出口方面,提出加快推动通过中欧班列运输新能源汽车和动力电池,支持跨境电商、海外仓等外贸新业态发展。

“在瞄准短板持续发力的同时,提出建立常态化稳定产业链供应链协调机制,保障重点企业、行业稳定生产。”刘文强说,下一步政策将在加强区域间、上下游联动,“点对点”“一对一”帮助龙头企业和关键节点企业上加力。

值得一提的是,通知针对原材料、装备制造、消费品等重点行业明确精细化支持措施,坚持分企施策,提出充分发挥大型企业“顶梁柱”作用、加力支持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强化对外资企业的服务保障,夯实稳增长微观基础。

狠抓政策落实,为工业回升向好提供保障

巩固工业经济回升向好趋势,良好机制是保障。

通知提出三个方面保障措施,即强化责任形成合力、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优化发展环境、完善监测调度和督导激励机制,同时明确各地有关部门要充分发挥工业稳增长协调机制作用,鼓励地方安排中小企业纾困专项资金,对符合条件的企业给予支持。

辛国斌表示,工信部将进一步抓紧抓实振作工业经济相关工作,加大督促落实力度,鼓励各地区积极出台配套政策措施,及时协调解决政策落实中的堵点卡点,同时做好重点工业大省、行业、园区和企业运行情况监测调度,前瞻性加强政策研究储备,不断丰富政策“工具箱”。

作者:张辛欣  来源:新华社

 

3、工信部等三部门联合印发通知加力振作工业经济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当前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加快推动国务院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政策落地见效,巩固工业经济回升向好趋势,更好发挥稳住经济大盘“压舱石”作用,11月2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国资委联合印发《关于巩固回升向好趋势加力振作工业经济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同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国资委召开全国加力振作工业经济电视电话会议,对巩固回升向好趋势、加力振作工业经济进一步作出部署。

工业是经济增长的主体和引擎,振作工业经济是稳住经济大盘的坚实支撑。《通知》从多措并举夯实工业经济回稳基础、分业施策强化重点产业稳定发展、分区施策促进各地区工业经济协同发展、分企施策持续提升企业活力、保障措施五方面提出了17项具体举措。

在多措并举夯实工业经济回稳基础方面,《通知》提出要坚持系统观念、综合施策,以有力政策举措有效解决面临的突出问题,确保工业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一是加快推动重大项目建设形成实物工作量;二是深挖市场潜能扩大消费需求;三是稳定工业产品出口;四是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五是持续壮大新动能。

其中,就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通知》提出深入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加强关键原材料、关键软件、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供应保障和协同储备,统筹推动汽车芯片推广应用、技术攻关、产能提升等工作,进一步拓展供应渠道等具体举措。

就持续壮大新动能,《通知》提出深入实施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专项行动,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等重点领域,推进国家级集群向世界级集群培育提升。启动创建国家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试验区,构建一批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区域增长极。加强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应用,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高端装备、工业软件、绿色环保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大力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开展智能制造试点示范行动,加快推进装备数字化,遴选发布新一批服务型制造示范,加快向智能化、绿色化和服务化转型。深入开展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实施5G行业应用“十百千”工程,深化“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加快5G全连接工厂建设,推动各地高质量建设工业互联网示范区和“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先导区。落实5G应用“扬帆”行动计划,深入推进5G规模化应用。

在分业施策强化重点产业稳定发展方面,《通知》强调要统筹推进强基础、补短板、锻长板、育集群、建生态各项工作,深入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促进重点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在分区施策促进各地区工业经济协同发展方面,《通知》要求各地要结合自身实际,加强央地联动、区域协作,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比较优势,推动区域工业经济协调发展。在分企施策持续提升企业活力方面,《通知》提出要充分发挥不同规模、不同所有制企业的积极性,激发活力,增强信心,为工业经济稳定恢复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在保障措施方面,《通知》强调要锚定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政策措施,以及振作工业经济系列政策,细化配套措施,实化工作举措,努力为工业稳增长提供坚实的政策保障。

作者:布轩  来源:人民邮电报

 

相关链接:关于巩固回升向好趋势加力振作工业经济的通知

相关文件

暂时没有内容信息显示
请先在网站后台添加数据记录。

Copyright © 上海仪器仪表行业协会 版权所有 沪ICP备081004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