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仪器仪表行业协会!

仪器仪表行业协会
搜索
搜索

宏观观点

资讯分类
/
/
/
大变局之中,企业该如何创新?

大变局之中,企业该如何创新?

  • 分类:近日焦点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2-09-19 14:33
  • 访问量:

【概要描述】

大变局之中,企业该如何创新?

【概要描述】

  • 分类:近日焦点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2-09-19 14:33
  • 访问量:
详情

大变局之中,企业该如何创新?

 

K时代,出路是逼出来的,创出来的。

 

企业该如何对待难点、堵点、痛点?唯一的出路是千方百计让自己变成亮点、突破点、别人重视的点。

一、中国产业的变局

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到:树立底线思维,准备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任老爷子说,底线是活下去,但关键是识变、应变、求变,这个非常重要。

1.国内开放、升级、创新

1978年,中央有一个政策,允许地方试点“三来一补”,来料、来件、来工、补偿贸易。

同年,东莞的一家企业太平手袋厂诞生了。一个香港人把美国的缝纫机带过来,改了机制,用当地的工人,搞计件工资,加工多的可以有更多收入。

2007年,这个地方已经完全没有了,今天是一个纪念馆,后来开始转型。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段永平先生在长安镇做了步步高,从这个地方又散出了OPPO和VIVO,2017年前后华为迁到了松山湖附近的基地。

东莞面积很小,2400多平方公里,苏州的四分之一,成都的六分之一,杭州的七分之一。但市场主体的密度做到了全中国第一,7个东莞常住人口就有1个做老板,做市场主体。

东莞是我们的样板,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开放市场经济,靠我们自由生长的市场主体,然后不断创新、不断迭代,最后迎来一个又一个的春天。

中国的希望是在开放,是市场机制,是无数的市场主体,是包括在座所有人每天的努力。只要不抱怨,不倒下,中国经济就不会倒下。

不是说今天有很多舆论要求的背景下,我们要刻意如此之说,而是因为这是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市场,我们不做谁来做?

在合肥和芜湖,有一个做葵花子的公司去年流水60个亿,9亿多利润。这个企业家当年是在商贸厅下面的一个科长,后来下海。

他说,做民营企业就像考985高校,意味着1000个人985个都考不进去,这个就叫985。

做企业并不是你想着一定能做成,就没有什么困难。民营企业的宿命就是你的选择,要坚持,要在各种各样的限定条件下去做到价值最大化,不枉此生,如此而已。

2.国际社会面临挑战且日益严峻

从全球来看,情况非常严峻,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测:去年全球经济增长6.1%,中国是8.1%,但是中国和去年两年合并是5.1%,今年预计是3.2%,不断调低。上半年是2.5%,如果下半年没有比较大的进步,今年的增速就达不到全球平均水平。明年预计更难,明年预计2.9%。

除了经济以外,还有信任的问题、治理的问题,很多国际治理的结构、经济治理的方式都遇到了很大的冲击,原来很多机制都无法正常工作。

和平的赤字,战争的问题,发展的赤字,大量贫富分化……很多欠发达地区没有办法解决基本的问题,全球都在出现各种挑战,短期似乎走不出来。

3.美国对中国打压一直升级

中国过去20年,在“入世”的时候大概GDP是美国的1/7,20年以后是美国的3/4。2016年是60%,接着特朗普打压了四年,从60%涨到73.5%。

这两年由于人民币相对贬值以及美国复苏的原因,,中国增速下降,就追的没有那么快,但毕竟20年时间从1/7做到3/4,这就是历史的证明。

美国看到中国力量的崛起,千方百计地抑制,所以有贸易战、芯片法案。

在疫情中有了更多的疏远,我们也看到全球化在回潮,过去全球的供应链是讲究高效的,现在供应链发生了改变。

第一,友岸供应链,过去做生意是你能帮我忙就给你做,现在看是否合规,到了第三个阶段看跟谁做生意,跟谁做生意就变成友岸供应链,从价值链贸易变成价值观贸易,我们在一起比较放心,哪怕你的效率再高我不一定用你。

第二,近岸供应链,供应链不要离那么远,万一出现问题供给跟不上。

像墨西哥这样的地方,未来的机会就会多一点,从放心的角度,有些供应链就放在越南。原来觉得越南也好,印度也好,墨西哥也好,马来西亚也好,泰国也好,远远没有办法跟中国供应链竞争。

事实不是如此,越南人也很勤劳,柬埔寨人也很勤劳,从面料、染色、鞋包慢慢都起来了。

再往上就是棉花,棉花在澳大利亚种植直接就过去了,慢慢有可能形成不再依赖中国的供应链了,这方面的压力其实是在增加的。

4.传统红利消散,韧性依然存在

对于中国来讲,外部环境有很大的压力,内部传统红利也消散了。

传统红利主要指的是人口红利,原来大家预测是2025—2030,但是今年就有可能出现人口总量的净下降,人口总量不再增长了。

5、6年前,中国每年新出生的婴儿有1500、1600万,去年是1082万,今年可能更少,这就是传统红利变了。

因此,出现了很多过剩。过剩是因为有效需求不够。

有些有效需求不够,可以通过调结构,可以通过改变提升。

但有些有效需求不够,可能是永久性的,慢慢这个市场就变成存量市场了,所以我们的增速也在逐级下降。

2011年还有9%,接着7%,6%,5%,到现在已经2%多了。今年全球不会只有2%多,因为下半年会有复苏,但是看现在疫情,如果还是这么困扰,复苏可能也是有限的。

原来希望我们达到5.5%,我个人认为几乎不可能实现,现在大家也不谈这个指标了。

由于整个经济的压力,就业压力也变大了。16—24岁年龄的失业率最新数据显示已经到了19.9%,还有很多虽然是灵活就业状态,但其实也有间歇性的歇业状态。

工作岗位减少,支出肯定也要减少,肯定更多要储蓄,所以上半年我们国家的储蓄还增加了10万亿。

我们现在人均GDP只有美国的1/5,国家不可能就停留在这样的一个历史阶段就结束了。我们有1.52亿市场主体,除非不发展经济了,我们都躺平了,否则根本没有可能一直停留下去。

虽然总的人口不再增长了,但是80后出生的人口已经占整个人口的55%以上,预计未来新的消费会更加多元化、个性化,新的消费会展示出跟以前代际不太一样的一些方向。

现在网上有一些很不健康的声音,动不动就是我们多么厉害,动不动别人都是不行的。中国石油80%都是进口,天然气50%要进口,大豆80%要进口。中国的GDP占全球17%左右,但是制造已经占了全球产能的30%以上,这么多的产能如果不出口,那能到哪里去?都在内部消化,很难消化的了。

我们的韧性是依然存在的,但必须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市场观和国际观。

二、中国企业的三种场景

第一种场景: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西楚霸王项羽当年那么厉害,最后也兵败垓下。现在,房地产特别是民营房地产,还有一些金融企业,没有几个让人有安全感的。

很多企业做到今天,自己还没破产,但已经把自己的上下游搞出了很多破产的。

现实情况里,确实遇到了多重挤压性、整肃性、收缩性政策的影响,但要去反思:你代表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发展方向?是不是代表了一种比较落后的过剩?

根据《财经十一人》的研究,2021年和2020年前三季度对比,行业里面所有上市公司按收入、利润分别占50%权重,都在递减。

装修与园林和房地产有关,餐饮、酒店、商超、旅游、航空跟疫情有关,教育、房地产、影视跟收缩性政策有关,火电和煤电跟火电价格机制有关。

大致来看,现在难的是受疫情影响的、受到政策调控影响的服务业,房地产也是服务业,影响也很大。

越来越多的行业都进入了存量时代,行业总的产出开始下降了,不增长了。比如,中国的啤酒在2014年就不增长了,喝啤酒的数量不再增长。

张裕葡萄酒是一家非常优秀的公司,2006、2007年是中国资本市场牛股,但是总量在收缩,收入规模从2000年8.74亿到2011年60.28亿,从此就开始下降了。

背后也有很多政策的方向导致的行业收缩,比如地产去金融化、金控去民营化、教育去资本化、媒体去非公化、平台去垄断化、财政去土地化……这些趋向就使得很多企业环境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

我们今天更强调的是在资本市场上严刑峻法零容忍,强化反垄断,防治资本无序扩张,监管规范和促进发展两手并重,更强调自主可控,更强调实体经济。

第二个场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有些是在往上走,有些是在往下走,反而中间的在分化,呆的特别难。

按照去年《财经十一人》的分析,钢铁、化学原料、生物制药、被动电子元件、有色金属、光伏制造、医疗器械、锂电池、集成电路与芯片、显示器件,这些制造业在往上走。

过去十年,每年都有一些非常优秀的公司出来。

比如2010年,小米、美团、宁德时代、百济神州;

2011年,安克创新、联影,联影上市一个星期,市值一下1000多亿;

2012年,喜茶,九号机器人;

2013年,小红书、名创优品;

2014年,商汤科技,还包括蔚来、石头科技;“蔚小理”基本上是2014年、2015年。

2015年的时候,影石创新、加思科、基石药业、妙可蓝多等等,有消费、有生物医药、有科创,还有把消费和科技结合的机器人、扫地机、按摩椅,还有一些新消费。

所以你可以看到一直有机会,但是不是这里的公司就没有调整?

也有调整,互联网公司现在的日子就很难。

又比如说像中科蓝讯2016年才成立,刚刚上市,上市非常快,但大家知道最近半导体很麻烦,与大基金相关的,很多人被抓了。原来2019年太热了,现在是泡沫化衰退,在一级市场估值急剧下降,出现很多问题。

过去太热的时候,就会出现很多问题,但不要紧,因为它会有结构性调整,它会生生不息,总有一些优秀的公司跑出来,跑出来就代表产业方向跟以前有些不一样了。

要不要抱怨?

要抱怨。但是抱怨完了,还得去看有没有一些人在抱怨的同时,在那里快马加鞭提升核心竞争力、搞创新、搞全链条的智能化、绿色化?

你在那儿停着,他冲上去了,而且他冲上去,今天借助资本市场的发力一样起来了,你很难追,所以中国企业不是没有机会。

很多人说代工就是微笑曲线的下面,代工都不行。但申洲国际这个公司净利润率20%,他给耐克代工,耐克的净利润率是10%,它比耐克的净利润率高1倍。

苹果产业链上的很多公司,在过去十年左右的时间里,像立讯精密、歌尔股份这一类的,收入、利润、市值都是10倍速的增长。

今天的制造已经不是传统的简单代工,制造里有大量自动化、精益化和大量专利。

比如宁波的舜宇光学,它在光学成像方面,在摄像头成像方面有大量的专利。歌尔也一样,立讯也一样。

像申洲国际,面料方面有大量专利。

你找我代工,你用什么面料,要用普通的面料,那就代工吧,但你要不要用我这个面料?

我的很多面料可以做到,你出了一身是汗,15分钟就自然干了。我的鞋里很多面料可以做到,染色之后一点都不褪色,而且精度极高。

这是跟很多科研院所做了很长时间的研发,然后放到制造里。

因此,并不是制造就一定是微笑曲线的下面。反而做品牌的,因为存货的问题,因为流量驱动本身的问题,做品牌的难度现在很大。

我跟新消费品牌也有一些交流,他们说最大的问题在哪里?

就是流量思维。流量思维背后是什么?

就是原来感觉只要把流量激发起来,有多少卖多少。可是现在整个流量见顶了,整个平台多元化了,为了促销备的大量存货,原来都可以卖掉,现在都是库存。

一个大促,可能量还可以,但实际上你的收益非常糟糕,所以他要补课,要补什么?要补智能供应链,要补对消费者的真正把握,必须做全链条的数字化。

所以现在做品牌的在某些方面的挑战也很大,对于整个K型分化,主要是两个大战略逻辑发生变化。

第一,过去是代工+地产+基建+间接融资,主要借银行或者影子银行的钱,从这个逻辑转向科创、内需和更多依靠资本市场的逻辑。

过去逻辑是资产负债表扩张,现在逻辑是生产性价格创新。资产负债表扩张的本质就是比胆大,比敢借钱。

因为断定资产价格是这样的,所以在这个地方敢多借钱,甚至很贵的钱也敢借。负债率越高,因为资产价值暴涨,所以收获可能更大。

过去有一个说法“清华北大不如胆子大”,就是这个道理,它背后有支撑的。

但现在不行了,要靠价值,要生产性价值高,能够很快进行资金流转,这是一个大逻辑的变化。

第二,从增量到存量。

过去很多行业一进去,反正行业都扩张,不管有没有本事、本事大小,都能赚到钱。

现在存量化以后结构调整,它会向龙头冠军和创新者集聚,创新力量冲击龙头冠军,就像元气森林一样冲击龙头冠军。

总体上,得有比龙头冠军更强的差异化能力才可能冲击,否则相对能力没有那么强、效率没有那么高、价值感做不出这么大的,慢慢就会非常艰难。

第三个场景: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我们周边迷雾很多,一些企业家抱怨,这个那个限制,这个那个不如意。

你专心致志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也有可能造就一个更好的你。换句话说,虽然是在一个限制的窄路、窄门里,是不是穷其一生都做不完?

存量时代的创新机会在哪里?

飞鹤一直讲新鲜,更适合中国宝宝体质等等,它的核心就是把价值往上做,把整个价值做高。

比如说元气森林,零糖、零脂、零卡,用的添加剂是原来添加剂10-20倍的价格,确确实实创造了差异化。

海尔做了比原来高两三倍定位的品牌,叫卡萨蒂。出来的时候,它根本没有任何海尔的元素。今天在上海和浙江卖得最多的海尔系冰箱,就是卡萨蒂冰箱,而且卡萨蒂已经从冰箱做了全系列的推出。

现在美的做Colmo也是这个路线,成绩非常明显,去年同比数量没有增长,但利润增长了80%。

三、总结

大家一定要去关心一个重要的问题,国家希望企业做什么?

在“十四五”规划里,国家希望加快推进制造强国、质量强国建设,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

K时代,出路是逼出来的,创出来的。

中国未来还会有很多红利,我们企业要坚持长期主义,坚持创新,要专业主义,要有利益相关方的责任意识。

现在ESG特别多,国资委专门成立了社会责任局,到明年底,所有央企都要有ESG报告了。

中国的产业创新需要政府、企业、市场共同参与,包括媒体,要保持好一种平衡。

我们要注意政府会在哪些方面支持我们的发展,它是有政策、有路径的。

在这个方面,我们也要调整一下原生态的思维,看看能不能在这种互动中,找到一些有利于我们发展的业务方向。比如现在很多“专精特新”企业都能拿到政府各种各样的支持。

最后,有一句话送给大家。“一个时代的人们不是担负起属于他们时代变革的重负,便是在它的压力之下死于荒野”。

作者:秦朔

来源:“笔记侠”(ID:Notesman)

相关文件

暂时没有内容信息显示
请先在网站后台添加数据记录。

Copyright © 上海仪器仪表行业协会 版权所有 沪ICP备081004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