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仪器仪表行业协会!

仪器仪表行业协会
搜索
搜索

宏观观点

资讯分类
/
/
/
走进智能化时代,急需拐点的智能制造,将面临哪些问题

走进智能化时代,急需拐点的智能制造,将面临哪些问题

  • 分类:近日焦点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2-08-13 08:08
  • 访问量:

【概要描述】

走进智能化时代,急需拐点的智能制造,将面临哪些问题

【概要描述】

  • 分类:近日焦点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2-08-13 08:08
  • 访问量:
详情

走进智能化时代,急需拐点的智能制造,将面临哪些问题

 

壮大实体经济根基,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数字中国具有重要作用。站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历史性交汇点,要坚定不移地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推动产业技术变革和优化升级,推动制造业产业模式和企业形态根本性转变,助力碳达峰碳中和,促进我国制造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

  一、产业等待一个“拐点”

  2022年,智能制造对于所有人来说都已经不再新鲜。德国2013年发布工业4.0战略,中国也在2015年发布《智能制造2025》计划。但是时至今日,我们似乎距离想象中能自动化生产、预判风险的“智能工厂”还非常遥远。具体到每个行业和每位从业者,他们所面对的问题也都各不相同。

  对于许多产业方来说,虽然智能制造是大势所趋,但是涉及到高额投入,升维智造创始人孙吉涛的客户会反映说“通常的数字化、智能化软件,总是看不见、摸不着,但又投入巨大,很难去衡量它本身的价值和长线投资价值”。所以许多年产值上亿的制造业企业主,宁愿少赚一点钱,“今天一下子投入上百万、上千万给一个软件,企业主肯定会犹豫。很多企业主会觉得,不如我少赚一点,过去卖一件可以赚两分钱的,我现在一件只赚一分钱;或者我多招一点工人、扩大一点厂房,这才是能看得见摸得着的”。

  与此同时,C2F、C2M(Customer-to-Factory/Manufacturer,客户直连制造)的发展,又对制造业发出了更多的要求。节卡机器人副总裁孟小波提到,近几年由于国货快消品的兴起,制造企业有越来越多“柔性化智能制造”的需求。具体而言,需要制造业将设备和产线快速切换到符合新产品制造的流程,并快速配料、投入生产。

  鼎和高达创始合伙人王莹分析这困境和难点,是由于企业主在投资之前很难做到完善的“顶层设计”,对于不同的项目会造成“重复投资”,效果却不一定好,让企业主不再想继续投入信息化。她进一步觉得,这种顶层设计的问题根源还是“人”。市场上的智能制造供应商很多,每家厂商都有自己的专长,但不一定能匹配客户的诉求。行业里缺少高学历、有经验的创业者,许多企业主“不知道去哪里获取一些真正适合他们的供应商信息”,也会造成投入成本和结果不符。

  从需求端来看,许多企业对于智能制造的需求非常强烈。比如新希望作为大型农业集团,大批养殖鸭类,市场上售卖的鸭脖、鸭舌、鸭胗许多都来自新希望。但鸭类切割的市场是中国独有的,国外没有一个定制化的机器能够做这些切割。所以目前集团都依旧靠工人手工来一只一只切割。

  在农业里,企业生产规模大、迭代速度慢,对智能化的改造也有迫切诉求。但智能制造迟迟没有走入农业,一方面是因为,目前许多市场上的自动化设备都在解决单点的问题,但对产线的效率提升很难有帮助;另一方面,采购定制化的设备又价格高昂。余峰觉得,自己和许多其他的企业主,都在等待一个采购智能化设备的“拐点”。“希望通过3C、汽车制造等行业的灯塔项目,一定程度上把单个协作机器人、工业机器人的价格降到五到七万的区间,再集中采购等待投入产线中”。

  二、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智能制造的结合

  工业互联网发展迅速。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发展,是推动制造业升级的重要引擎。其中,工业互联网又是这个融合过程中的核心。工业互联网与我国智能制造发展正相关。2018年、2019年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经济增加值规模分别为1.42万亿元、2.13万亿元,同比实际增长分别为55.7%、47.3%,占GDP比重分别为1.5%、2.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分别为6.7%、9.9%。2018年、2019年我国工业互联网带动全社会新增就业岗位分别为135万个、206万个。从这个数据来看,中国工业互联网的发展已经形成全新的动能。

  1、工业互联网发展存在三大痛点。

  我国工业互联网仍处于发展初期,标准架构还在探索之中,商业模式尚不成熟,技术、人才、安全等方面存在瓶颈和短板,推广应用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并存,需要保持耐心、稳中求进。具体而言,存在三大问题:

  一是数据流动与融合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设备互联互通信息孤岛问题。例如,一条生产线涉及大量不同的设备底层通信和数据交互协议等,要实现设备之间有效的数据流动和融合,难度较大。其次,在目前的人工智能发展阶段,对依托工业生产所产生的大数据进行智能化自动决策依然是有难度的。最后,工业互联网设备的专用软件难以通用也是当前工业互联网发展的一个较大瓶颈。

  二是对成本和安全问题考虑不足。一方面,存在成本问题。例如,工业互联网安全涉及专业人员、数据中心、云计算等方面的成本。另一方面,存在安全挑战。例如,工业互联网的数据泄露和网络攻击风险等。

  三是工业互联网的盈利模式依然需要摸索。工业互联网行业标准多,涉及各个制造业的垂直领域,专业化程度高,难以找到通用的盈利和发展模式。

  2020年6月30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就工业互联网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会议强调,加快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制造业融合发展,要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加快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加快制造业生产方式和企业形态根本性变革,夯实融合发展的基础支撑,健全法律法规,提升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水平。由此看来,从2020年开始,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工业互联网会是智能制造最为关键的国家战略。

  2、高端数控机床依然是我国的短板

  高端数控机床与我国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密切相关,但目前我国高端数控机床发展依然相对落后,这也是制约我国智能制造业发展的重要短板。有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排名前10的数控机床企业中,来自日本的山崎马扎克公司以52.8亿美元的营收排名第一,德国通快公司以42.4亿美元排名第二,德日合资公司德玛吉森精机以38.2亿美元排名第三,其后分别为马格、天田、大隈、牧野、格劳博、哈斯、埃玛克,这10家高端机床企业没有一家是中国的。

  我国对进口机床有着较大的需求。根据海关总署披露的数据,2015年至2019年,我国进口的数控机床合计达29914台,进口总额达978亿元。此外,我国高端机床及核心零部件仍依赖进口,截至2021年,国产高端数控机床系统市场占有率不足30%。国产精密机床加工精度目前仅能达到亚微米,与国际先进水平相差1~2个数量级。因此,在供需矛盾之下,我国高端机床的自主化、国产替代任务依然艰巨。

  三、我国智能制造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智能制造业人才紧缺,需加快培养相关人才。我国智能制造面临人才缺口大、培养机制跟不上、现有制造业人员适应智能制造要求的转型难度较大等问题。

  一是整体人才缺口大。我国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发布的《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预测,到2025年,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有关领域人才缺口将达450万,人才需求量也必定会在智能制造不断深化中变得更大。

  二是人员流动性大,且刘易斯拐点后人口红利在缩小。不仅是人才缺口大,制造业人员流动性也很大。根据中金公司的调研,在跨过刘易斯拐点后,制造业劳动力市场中需求方的议价能力下降。例如,有纺织企业反映2012年以来企业在国内就面临基层员工招不进来、大专生留不下来的情况;另外,有些汽车配件企业希望可以留住熟练工人,但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部分四川、重庆的工人可能选择不再回来,过去几年的产业内迁也使很多中西部劳动力选择就近就业。

  三是智能制造转型升级创造的新职位需要新型技术人才,但传统就业人员并不一定能在短期内转型并适应新职位需求。以工业互联网为例,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的研究表明,工业互联网相关职业在不断涌现。2019年、2020年国家发布的29个新职业中,与工业互联网相关的达到13个,如大数据工程技术人员、云计算工程技术人员,占新增职业的44.8%。要胜任这些新职位需要较高、较新的知识储备,原有传统制造业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要满足这些新岗位的技能需求,需要时间培养。

  以上都是智能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难以避免的问题。

  要解决这些问题,可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建立更为健全的在职教育体系、提供在职教育的认可度和含金量。制造业是就业的重要领域,相关人员的转型升级是迈向智能制造的前提。在人才缺口较大的情况下,在职人员“干中学(Learning by doing)”是制造业智能化人才培养比较务实的路径。同时,用人单位也要抛弃对在职学习的成见和歧视,避免“唯学历论”,要根据制造业实际需求和个人能力来选用人才。

  另一方面,制造业人才使用面临“Z世代”挑战。“Z世代”是美国及欧洲的流行用语,意指1995~2009年间出生的人,又称网络世代、互联网世代,统指受互联网、即时通信、短信、MP3、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科技产物影响很大的一代人。面对时代变化,制造业传统的用人管人方式需要转变,使年轻一代能够留得下来、干得下去,能够越干越有希望。

  工业互联网的安全问题需引起高度重视,进一步细化明确责任体系。工业互联网作为智能制造的“血脉”,其安全性直接关系到智能制造的安全。工业互联网和制造系统具有高度集成的特征,而这些集成使智能制造系统更容易受到网络威胁的攻击。2019年7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部门联合印发了《加强工业互联网安全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提出了两大总体目标:一是到2020年年底,工业互联网安全保障体系初步建立;二是到2025年,制度机制健全完善,技术手段能力显著提升,安全产业形成规模,基本建立起较为完备可靠的工业互联网安全保障体系。

  当前,我国工业互联网面临的威胁较为严峻。2020年1月至6月,国家工业互联网安全态势感知与风险预警平台持续对136个主要互联网平台、10万多家工业企业、900多万台联网设备安全监测,累计监测发现恶意网络行为1356.3万次、涉及2039家企业。有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6月,我国工业互联网虽然总体安全态势平稳,未发现重大工业互联网安全问题,但对工业互联网基础性设备和系统的攻击正在增多,攻击范围、深度都在扩张,未来工业互联网面临严峻安全挑战。

  文章来源: 中慧智库,甲子引力

相关文件

暂时没有内容信息显示
请先在网站后台添加数据记录。

Copyright © 上海仪器仪表行业协会 版权所有 沪ICP备081004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