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仪器仪表行业协会!

仪器仪表行业协会
搜索
搜索

宏观观点

资讯分类
/
/
/
艾瑞: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地制造业发展对比

艾瑞: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地制造业发展对比

  • 分类:近日焦点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2-08-09 13:10
  • 访问量:

【概要描述】

艾瑞: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地制造业发展对比

【概要描述】

  • 分类:近日焦点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2-08-09 13:10
  • 访问量:
详情

艾瑞: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地制造业发展对比

 

据工信部统计,2021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总量达到31.4万亿人民币,占GDP比重达27.4%,连续12年位居世界首位,制造业是我国经济蓬勃发展的动力源泉。同时,自2014年《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出台以来,“十三五”时期我国以城市群为主体的城镇化空间逐步形成,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有序推进,三地区的经济发展既是我国城市群建设的“示范生”,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坚实支柱。因此,本文以城市群为主体,试图从政治、经济、环境、技术等维度对比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地区制造业的发展现状及发展差异。

研究范围:

本文研究范围界定如下:

(1)京津冀指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与普遍定义相同;长三角指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因安徽省加入时间较晚,制造业发展与长三角的融合还不明确,故暂不纳入研究范围;珠三角指广东省,因香港、澳门制造业不属于该地区的主要产业且相关经济指标、产业制度与内地有一定差异,故不采取粤港澳大湾区作为研究对象。

(2)文中工业包括采矿业(不含开采辅助活动),制造业(含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本文对制造业31个子行业根据生产内容进行二次整合为食品烟草、纺织皮革、木材文教、医药制造、石油化工、矿物工程、汽车制造等12个行业,详细分类见下表:

一、三地区制造业发展现状总览

1、三地区工业发展平稳,长三角工业总产值稳居第一

2、京津冀、珠三角优势行业较为聚焦,长三角各行业发展均衡

3、京津冀人均营收最高,长三角次之,珠三角最低

4、珠三角工业产品出口能力最优,京津冀在“一带一路”影响下逐步改善

二、三地制造业发展要素对比

1、政策方面:三地政策引导相同,即协同一体化发展为重点,科技创兴与绿色发展

(1)结合区位特点协同发展:

(2)制造业绿色化、高端化、智能化:

(3)多途径力促科技创新:

2、经济方面:长三角获得的固定资产和外资投入最多,上市企业也最多

(1)长三角制造业固定资产投入和外资投入均最多,珠三角投入效率最高

(2)长三角制造业上市企业数量多,且在多数行业市值高

3、社会方面:长三角、珠三角在土地、交通、能源和人力等方面都较京津冀有优势

(1)土地资源:长三角、珠三角工业用地面积呈上升趋势,京津冀则逐年下降;三地工业用地价格相差不大

(2)交通资源:长三角地利优势明显,海陆空河四类交通方式都位列前茅

1)长三角公路、铁路、内河运输优势明显,运输效率最高,京津冀交通资源匮乏

2)长三角航运、空运货运量均最高,国际航运枢纽地位凸显

(3)工业能源:珠三角能源利用率最高,京津冀垫底

(4)人力资源:珠三角劳动力人口基数大、潜在劳动力市场空间高、人口净流入也较高,未来人力资源丰富

4、技术方面:京津冀占据北京教育科研优势,虽然研发投入少,但技术合同成交额高,长三角和珠三角正奋起直追

(1)长三角企业研发投入最高,珠三角稍逊,京津冀最少

(2)珠三角企业积极扩大科研人员占比,人均专利数最多,京津冀相对乏力

(3)京津冀地区整体技术研发能力最强,三地区差距逐年缩小

三、结论

总结来看,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在发展制造业方面,各有利弊。

京津冀地区:以北京为中心,依托众多的高校和科研院所资源,在技术方面占据得天独厚优势。但在地区面积、人力资源、交通资源等方面相对有限,近年来在制造业产出绝对量上并不占优。从长远来看,京津冀地区制造业发展需要考虑两个问题:其一,在“双碳”目标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如何在保证就业和营收的基础上,实现地区节能减排,绿色发展;其二,近年地区人口出生率低、人口净流出现象较重,需要思考如何稳定劳动力数量。

长三角地区:以上海为核心,凭借优渥的地理条件、绝佳的交通资源和深厚的工业基础在制造业产出总量上有着明显的优势,多个行业的均衡发展和不断的生产再投资使其制造业发展保持强劲动能。需要注意的是,虽然长三角人口基数较大,且近年仍保持人口净流入,但在不断下降的生育率和加速老龄化的双重压力下,未来将面对劳动力短缺和人力成本增高的问题。

珠三角地区:以深圳、广州为核心,创业氛围浓厚,民营企业多,对高新技术的接受度更高、包容性更强,而且城市群联动性更强,故整体市场经济较为活跃。同时,作为沿海地区,工业产品出口能力强,出口贸易活跃。受地区文化影响,人口结构年轻,劳动力充沛且仍具潜力。但放眼未来,珠三角地区制造业发展存在两个隐忧:其一,未来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价格进一步上行,将会对产业结构单一、人均营收较低的制造业企业发展造成较大压力;其二,在企业端研发投入增长有限、资本投入又不足的情况下,需要更积极的调动地区各单位科研资源,提高科研转化效率,疏导更多资本流入产业,扩大企业在资产端的投入,为地区制造业发展提供长远动力。

通过对比三地区制造业发展现状及差异可让大家从宏观的区域角度对中国制造业有所了解。至于中国制造业整体现阶段面临何种困境,制造业企业该如何应对这些困境,以及企业应对困境时会遇到哪些困难?敬请关注后续即将发布的《2022年中国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研究报告》。

作者:刘屾淼,杜苗苗 来源:艾瑞咨询

详细内容请下载附件

相关文件

  • 艾瑞: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地制造业发展对比.mht

    大小:
    2022-08-09 13:18:06
上一页
1

Copyright © 上海仪器仪表行业协会 版权所有 沪ICP备081004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