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仪器仪表行业协会!
宏观观点
近段时间以来,“产业外迁”“越南替代”等话题受到热议。笔者乐观地认为,中国制造的竞争力短期之内难以替代。但是,必须看到,制造业对推动中国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需要在现有竞争优势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近日,中宣部“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发布会聚焦制造业,指出推进制造业向高端跨越、智能升级和绿色转型的发展方向。
制造业转型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
今天我们谈论制造业转型升级,首先需要正确认识制造业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
首先,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一个国家的制造业的繁荣程度和竞争力,实际上代表了大国的竞争力。包括美国都在要求制造业回归,美国政府的财政刺激计划,也在大力强化高端制造业的发展。
中国有着非常好的制造业基础,在改革开放40多年中,我们通过制造业走进了世界大国的队伍,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因此,在大国竞争聚焦于制造业的当下,中国未来发展的可持续性的关键,就在于我们在高质量的制造业领域的竞争力。
美国在19世纪20世纪初期有过制造业繁荣时代,后来随着底特律、匹兹堡等制造业中心功能的退化,出现了产业空心化的问题。而中国的制造业产业不存在空心化问题,制造业是我们的比较优势,因此应该顺理成章再上一个台阶,使制造业成为中国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其次,制造业有强大的共同富裕的社会服务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创造更多场景的就业,带来更厚实的税收基础,为政府解决收入不平等、为公共福利打下坚实的基础。
制造业带来的第一个正面溢出效应,表现在其具有强大的劳动力的吸收能力,能够创造共同富裕的环境。由于制造业的产业链非常长,可以为上下游各个方面的企业带来发展机遇,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比较优势,找到自己的发展的路径。制造业的一些技术,也可以应用到农业生产当中。在这样的应用场景当中,有劳动意愿的一般劳动大众,都能运用技术创造就业。
制造业的产业链非常长,也非常完整。因此,我们不能轻易抛开制造业来谈产业升级。没有制造业的服务业,没有制造业的金融业,就会举步维艰。美国就是前车之鉴。美国现在也意识到,丢掉了制造业,不仅减少了大多数人稳定的收入,而且也会出现贫富差距拉大的问题。
制造业的第二个溢出效应,就是它的税基非常牢固,可以为政府创造财力基础以服务民生。高附加价值的服务业,例如金融和创新科技产业,尽管附加价值高,但容易受到经济变化的影响,税基有时候不够稳固。相较而言,制造业抗跌能力较强,避税的能力反而较弱,因此制造业税收的贡献最牢固、也最稳定。有利于政府通过制造业提升财政实力,并通过转移支付等方式,来增强服务民生,解决三四线城市收入不平等的问题。包括在疫情背景下,也更需要财政发力来稳住经济。
正因为制造业税基稳固的特点,可以看到,一国只要制造业留在其国内,它的财政表现就好,如果制造业空心化,财政也会相应更糟。例如日本泡沫经济崩溃后,随着产业空心化,制造业迁移海外,日本的财政税基非常薄弱,导致财政实力不足,提供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保障体系的资金也会出现问题。
中宣部“中国这十年”发布会专场阐释制造业升级,包括科技部等都非常重视制造业发展,正是看到发达国家走过的弯路,我们不能重蹈覆辙。因此要正确认识制造业的重要性,也即制造业强大的社会贡献功能,无论是创造就业还是创造税收,制造业都举足轻重。
此外,对于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确保资金流向实体经济,制造业是一个非常重要抓手。一些资金投入创新产业或金融产业,可能因为没有好的标的,很难弄清楚投入的钱是不是为大众服务,“伪创新”其实就是指一些劣质企业只停留在创新的概念上却放大它未来的价值,最后将获得的外部资金还是通过外包或购买的方式完成项目交差。但若它能应用到制造业,就能非常清楚地看到有没有产出创新的应用场景,从而有效地避免资金空转,或是挂羊头卖狗肉的行为,造成经济“脱实向虚”的后果。
改变制造业“两头在外”的发展模式
制造业非常重要,但中国制造业必须改变过去“两头在外”的发展模式。当前我们的制造业发展缺乏生产性服务业的竞争力,要买别人的特种材料,买别人的芯片,再利用我们便宜的劳动力和土地资源“给别人做嫁衣”,把生产好产品卖往具有消费能力的发达国家。这种资源在外,市场在外的制造业发展模式,不能再继续下去。
制造业是发展国内大循环的重要驱动力,制造业也必须建立在国内大循环的基础上,才能成功地转型和升级。
制造业的主攻方向,是产业数字化和产业绿色化,这将成为我们制造业双轮驱动的引擎。当然,在疫情背景下,健康医疗也是制造业努力的方向,即安全化。数字产业、绿色产业、医疗产业,都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努力方向。
首先,我们已经进入到数字化时代,数字化既带来了一种新的生活体验,又解决了传统时代留下来的堵点和痛点的问题。过去由于无法及时把握生产和需求信息,制造业往往会出现要么产能过剩,库存增加;要么与老百姓需求错配,产能不足,投资不足的现象。
而有了对数字信息的深度挖掘和及时性,我们制造业的上游,如“专精特新”等企业,就能通过对数据的挖掘掌握最新市场需求,有针对性地提供创新产品或相关零部件,再传导到产业链的下游和消费端。数字技术的产生,让我们的供给和需求的匹配程度大幅度增加。
制造业应该加速数字化的一个更重要原因是,自2008年开始,全球经济进入到一个长周期的低谷。长周期低谷和制造业转型密切相关,可以看到,传统的产品供给和服务已经饱和,我们需要新的产业带来新的体验,驱动新的需求。只有以创新驱动为基础的制造业升级,才能把饱和的需求重新激活。从这个意义上说,今天的产业数字化发展,就是打通中国和世界已经饱和的需求,创造新的需求增长的关键。如同当年的IT创新带来的需求增长一样,它带来的是一种生活方式的改变。我们也期待随着工业4.0物联网带来的新一轮制造业的发展,使得老百姓愿意拿钱去享受新的生活带来的幸福。
因此,本轮制造业升级是和创新紧密相连的。中国不能再靠成本发展制造业,而是要靠好东西,靠技术,靠核心竞争力。这样由供给决定需求的发展模式,所带来制造业竞争力,能够弥补我们劳动力成本和土地资源逐渐降低的优势。
其次是产业低碳化。产业低碳化是人类文明共同面临的问题,随着气候变暖和可再生资源的减少,保持自然的生态平衡,我们要负起大国责任,这也是中国合作共赢、共同富裕的价值观的体现。
尽管在中国当前发展阶段中,制造业的绿色化负担更重,服务业的绿色化负担相对较轻,但由于制造业是我们的比较优势,制造业就需要直面低碳化转型的挑战。
产业低碳化不是一个简单的节能减排的概念,而是一个技术概念。我们可以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来实现制造业的低碳化发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需要一个环境友好型的制造业。当前消费者对产品的环保性要求越来越高,制造业要与时俱进,创造让全世界老百姓都满意的商品和服务。例如汽车,可以通过智能技术,与新能源结合起来,创造一种新的体验,让空气环境变好,但同时产品体验并没有下降。
中国需要打造自己的价值链
转型方向确认之后,如何实现,就关系到中国价值链(新型营商环境)的打造和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设。因为做好它们,就是为制造业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首先,中国急需打造自己的价值链。以往中国制造能走遍世界,是因为加入了由发达国家创造的全球价值链,利用我们的成本优势,成为世界加工厂。而在当前复杂形势下,用全球化的价值链来发展中国制造业具有不确定性,中国需要打造自己的价值链。
现在社会上正在谈论部分产业“越南替代中国”的现象,在这一点上我们不必太过悲观,因为在短期之内,想要找到像中国如此大规模和高性价比的产业链,并不现实。但我们需要警惕这种动向,要以更大的紧迫性,来打造自己的价值链。
中国具有全世界最完备的产业链,这是中国的核心竞争力。但是,中国的这张牌还不完整。中国还要解决高端服务业短板的问题,它上至创造新需求的研发环节,下至开拓市场所需要的给客户带来满意体验的服务环节,这种形成供给和需求完美匹配的整个生产和服务的流水线就是价值链。我们的短板就在于上游的研发(进口依赖度过高)和下游的消费市场(收入和服务能力有限而过度依赖出口),不尽快构建我们自己的价值链就无法解决我们这种两头在外的增长方式,也就不能确保制造业稳定的发展。
打造价值链的生态环境,首先需要有类似美国高通这样,拥有制造业核心技术的企业诞生,我们需要有0-1的企业。如华为、大疆、科大讯飞,尤其是中概股企业,他们是制造业最强大的合作者,有机会发展成为上游供应商。有了原创研发,就可以赋能,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的中小企业,完成高质量的产品生产或部件生产,甚至是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于是,订单也会主动找上门,而不是我们去找订单。一句话,这个时代是供给决定需求。
价值链能通过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更好地识别企业的质量。好企业获得订单,坏企业倒闭,通过价值链生态的优胜劣汰,能够极大地提高价值链上的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比通过金融手段和政府扶持的效率更高。在这样的价值链生态中,一些小微企业也会获得发展,它们或许技术含量不高,但是它们的参与能够提升商业运营的便利性,降低其成本,也更容易触达消费者,把好的产品和服务送到不断在追求美好生活的消费者手中。
B端的价值链(供给)做好之后,下一步就是通过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把我们的消费潜力(需求)释放出来。要把供给转变为老百姓的需求,给供给带来利润的回流,让利润可以源源不断地再做供给,形成市场闭环。
中国有庞大而多元的消费者群体,消费市场总体呈现“二元结构”特征。占比较少的高端消费群体,通过发展高质量制造业,提升供给质量,将这部分消费留在国内;而占更大多数的普通消费者群体,则能通过我们蓬勃发展的平台经济选择价廉物美的商品。庞大的市场规模能为企业创造生机勃勃的应用场景。
在做好这些基础上,中国还可以按照负面清单的形式,加大开放力度,邀请全球企业共同参与,分享中国制造业发展带来的机遇和红利。这也正是我们实现以内循环主导、内外循环相互促进的高质量发展目标的紧迫需要。
作者:复旦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 孙立坚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Copyright © 上海仪器仪表行业协会 版权所有 沪ICP备081004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