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仪器仪表行业协会!

仪器仪表行业协会
搜索
搜索

宏观观点

资讯分类
/
/
/
管理的最高境界:不是谁管谁,而是谁帮谁(深度好文)

管理的最高境界:不是谁管谁,而是谁帮谁(深度好文)

  • 分类:近日焦点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2-06-30 07:48
  • 访问量:

【概要描述】

管理的最高境界:不是谁管谁,而是谁帮谁(深度好文)

【概要描述】

  • 分类:近日焦点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2-06-30 07:48
  • 访问量:
详情

管理的最高境界:不是谁管谁,而是谁帮谁(深度好文)

 

相信大多数管理者都有这样的感受,通常来说,管理的半径就是10来个人。当人数一增多,就管理不过来了。

很多管理者最初也是这么看待的。但卓越企业里的管理者管理半径可以覆盖到20+,甚至40+的人,或者更多。

为什么卓越的企业能做到如此呢?我们又该如何像他们一样,扩大管理的半径?

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来看看稻盛先生是怎么说的。

本文 结合稻盛先生著作《坚守底线》《创造高收益》《领导者的资质》《阿米巴经营》《心》中的内容,分享给大家:

一、人才选拔:人品比能力重要100倍

不言而喻,对企业而言,人是财富。所以人员聘用和人事管理是经营者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但是,没有什么问题比人的问题更难处理,这也是事实。在盛和塾,塾生们也向我提出许多有关人才方面的问题。

其中最让经营者头痛的问题是:“到底是能力重要还是人品重要?”

关于这个问题,如果是说 “ 选能力还是选人品,二者必择其一”。那么,我会毫不含糊地回答:“人品最重要。”

在经营企业的过程中,我一心想扩大公司,我感觉到急需优秀的人才,于是公开招聘,但当时公司规模很小,很难招到理想的人才。我自己看中的人,说服他们进公司,这种情况也很多。

招聘员工,一起共事,最初让我烦恼的是, 为什么优秀的人才不肯到我们公司来呢?

当销售额还是三四亿日元的时候,即使热心招聘,优秀人才还是不愿意来,名牌学校的毕业生都不肯光临。

正如你列举的条件中,做事认真、热爱公司的人有,但谈到要指导部下,在能力方面却略逊一筹;某件事委托他去干,他会非常认真,但结果往往难如人意。这是一类人。

另外,也有头脑非常聪明、反应非常敏捷的人进公司。于是我就想:

我们公司难得优秀人才,这次终于来了个十分优秀的人,聪明伶俐。一定要把这样的人培养成公司的干部。”

但这样的人在努力干了四五年之后,因为头脑聪明,能看到未来,也看到了我这位社长身上的缺点,所以跟了我一段时间后,就发起牢骚,鸣起不平,接着就辞职离去了。

想作为接班人加以培养的人,我欣赏的聪明能干的人,他们辞我而去。相反, 虽然老实却有点迟钝的人,没有能力指导部下的人,这种人一直默默地埋头苦干。

这两种人如果能换一换该多好啊!那些头脑迟钝的人提出辞职,而那些聪明伶俐的人要求留下来,那有多好啊!”我就是这么想的。

我虽然这么想,但这个世界却有一种平衡,那些聪明人会觉得我们公司不好,往往辞职了事。

我经常给大家讲,企业的规模超不过企业领导人的器量,我自己作为领导人并不很强,我的器量也不大,所以优秀的人才不愿来。我自己也常抱怨:

如果像一流企业一样,有一流大学出身的一流人才进来的话,公司一定会办得更好。但像我们这样的中小企业、零细企业,想要人才也招不到,剩下来的尽是些笨头笨脑的人。”

但是,实际上,就因为 作为领导人的自己不够聪明,就这么大的器量,所以只能留下同我的器量相匹配的人。

自己不自量力,却想指望更优秀的人到来,但俗话说“破锅配破盖”,什么锅配什么盖,一只破锅子配不上一只漂亮的盖。虽是这个道理,但我们却总是不甘心这么去想。

尽管我心有不满,但因为只能留住这样的人,没有办法,我只能依靠他们,他们也只能依靠我,于是彼此手臂挽着手臂,这40年来,共同奋斗一直到今天。

精神饱满、热爱公司、关心同事,但另一方面有点迟钝、缺乏领导能力的人,这样的人经过20年、30年的奋斗和磨炼,开始放射出灿烂的光辉。

当然他们的性格没有变化,虽然没有变化,但是他们却成了各个部门的骨干,以他们为核心,京瓷公司坚如磐石。

有句话叫“人是城堡、人是石墙”。互相信赖的人集合在一起,就相当于坚固的城堡和石墙。

组成石墙的有大石块也有小石块。光有漂亮的大石块叠在一起的石墙,经不起风吹雨打,只有把小石块填满大石块之间的孔隙,才能砌成坚固的城墙。

公司也一样, 各个关键岗位上需要的不是那些耍小聪明的人,把具备高尚人格而且纹丝不动的人配置在要害的岗位上,公司才会顺利发展。

缺乏这样的人,而多了形势好时唱高调、形势不好发牢骚的人,多了聪明过头、稍微吃点苦头就嚷嚷辞职的人,那么石墙就会变得千疮百孔,好不容易建筑起来的城堡就会崩毁于一旦。

稍稍迟钝、不那么聪明的人们团结一致,10年、20年、30年、40年如一日,坚守岗位,保护企业,公司就能屹立不动。

还有,那些被认为不很聪明的人,后来当上了事业本部长、专务、副社长、社长。年轻时看来并不出色的人当上社长以后,同那些一流大学出身的一流公司的社长相比,不仅毫不逊色,而且干起事业来更加得心应手。

我创业40年来,对此有深刻的领悟。 对于那些乍看有点愚钝的人,没有轻视,没有怠慢,没有粗暴处置,这才造就了今天的京瓷。

二、管理不是谁管谁,而是谁帮谁

选对了人后,更重要的是帮助员工。企业家与员工不是谁管谁的关系,而是谁帮谁的关系。

相比之下,企业家更多的是要赋能,要重视培养员工,也要为下属提供更多的支持,为员工提供帮助。

这里需要注意两点:

1、赋能胜过管理

自己对事业的思考,自己有关达成目标的想法,都要满腔热情地向部下诉说,倾注心血,谆谆相告,直到职场的每一位成员都激情燃烧。

这一作业过程,我称之为“能量转移”。

事实上,我从年轻时开始,每当设定目标、追求目标实现时,都会就该事业的前景、目标如何具体展开,乃至实现目标的社会意义,向部下彻底讲明白。

话要讲到听者全部接受,我常常感觉筋疲力尽。这好比通过话语我的能量转移到了对方身上,我自己倒像空壳似的虚脱了。

在座诸位中,有人或许这么想:“无论我怎么讲,部下没有一个人理解,都是些不可理喻的家伙。”

对于这么想的人,我要求他们再一次自问自答:“为了让对方理解、接受你的主张,你自己的思考到位了吗?你的话说到对方心里了吗?还有,你究竟倾注了多大的热情向对方传递自己的思想?”

不管领导者揭示了怎样的高目标,这个目标越高、越困难,就越不可能由一个人来完成。

领导者满怀热情地向部下诉说事业的意义和实现目标的方法,将部下的士气提升到与自己相同的水平,只有这样,才能集聚全员的力量。

只要做到这一点,那么,无论多么困难的目标都可能达成,成功就可能唾手而得。

部下接受工作指令,回答一声“好,知道了”,如果部下的热情是这种程度,那么事情成功的可能性约为30%;如果部下用强有力的口吻说“我们一定尽力干”,那么成功的可能性约为50%;如果领导者将自己的能量注入给部下,让他们感觉到“这是我们自己的事业”,那么这项工作就有90%的概率获得成功。

我就是这么考虑的。

2、独特的管理胜过金钱激励

京瓷之所以能够成为日本企业的代表,能够成为全球最有影响力的企业,就是因为京瓷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能够吸引来人才,也能够留住人才,而这也正是京瓷成功发展的秘诀之一。

京瓷凭什么让员工留下来?京瓷凭什么让员工能够发挥自己的积极主动性?有人说是京瓷的薪酬福利待遇好,但是我认为这只是一方面,并不准确。

在我看来, 京瓷之所以能让员工留下来并能让其努力地奉献出自己的聪明才智,并不是因为钱,而是因为京瓷独特的管理。

很多企业家在经营企业的时候总是认为:

只要我给员工满意的薪水,员工就能够给我留下来工作,只要我能够给员工不断地涨薪水,员工就会加倍地努力干活。

可事实上却是,他们的想法总是很难实现,事与愿违是最常出现的一个结果。对于这种现象,我认为:

没有任何一个家长能够用金钱收买自己的子女去做作业,也不太可能有丈夫用足够多的金钱贿赂自己的太太承包所有的家务,而企业家更不可能用金钱来让员工加倍地去工作。

在经营企业的过程中,如果企业领导人总是寄希望于用金钱去留住人才,那么很有可能会事与愿违,而且还会出现两种这样的现象:

第一种现象,用金钱去留住人才的企业领导人可能会让员工感到自己不被尊重,这样的企业不是善待人才的企业,因而吸引不了人才,更留不住人才;

第二种现象,用金钱去留住人才的企业领导人可能只会迁就人才,而不会管理人才,只要他一管理,员工就走。

所以,在京瓷我一再强调: 物质条件只是挽留人才的基础,但是它却并不是京瓷留住人才的全部。

可以说, 只有当人才与企业“心往一处想”的时候,人才对企业的感觉才会产生质量,人才才会真正地对企业产生依赖感,从而留在企业中。

三、识人心、懂人性

如上所述,管理是谁帮谁的关系。

那么,员工为什么要接受你的帮助?

因为,当管理者辅导一个员工,首先员工要有被辅导的意愿。所以,管理者必须识人心、懂人性。

那么,管理为什么要以人心为本?

这是因为,京瓷创立之初不足30名员工,既没有资金、实绩,也没有信用,是一个弱不禁风的小微企业。我之前是技术员,没有任何有关企业经营的知识和经验。

我总是忐忑不安,感觉肩负的重担可能将我压垮。在这种情况下,我开始认真探求在企业经营中,“确实可靠的东西”是什么。

历经种种烦恼,经过反复思考之后,我做了一个决定: 以“人心”为本去经营企业。

人心这个东西,确实易变,然而,一旦人心凝聚,就能发挥出强大的力量,这是其他任何东西都难以替代的。

因此, 首先重要的是,员工同志们相互信任、相互理解、团结一心、努力工作。

整个公司像一个家庭一样,或者说,大家都像共同经营的伙伴一样,具备共同的想法,一起鼓起热情,相互帮助,共同前进。

除此之外,我没有任何经营企业的手段和方法。

为了公司的发展,每个人都竭尽全力。经营者也不负众望,拼命工作。员工们相互信任,不贪图私利私欲。大家都以在这个公司工作为荣,盼公司发展壮大。

正因为重视人心为本的经营,才有了京瓷今天的发展。

每个管理者要把公司的方向变成你的方向,但是更重要的是要把你的方向变成员工的目标。

只有将个人的目标和团队的目标结合在一起,才能让大家团结在一起,从而激活组织。

四、坚定信心,以目标为导向驱动组织

领导者在制定明确的经营目标的同时,必须要坚信一定能够达成此目标。

将自己都不相信的经营目标无论向部下重复多少遍都是没有效果的。首先, 自己要从心里坚信一定能够达成此目标。

在经营十二条中,我强调过具体目标的重要性。

领导者制定具体的目标,全体员工一起朝着这个目标努力,不仅会促进整个企业集团的发展,而且在使企业员工获得幸福方面也是至关重要的。

就是说,领导者要揭示自己企业所瞄准的方向,设立高目标,并向集团成员指明这样的方向和目标。

要明示组织将朝什么方向发展的方针,要指出在前进的目的地有何种未来,要描绘这种展望,还要指出实现目标的具体方法策略,引导大家共同前进。

另外,领导者在向部下传达达成目标的方法的同时,必须也得让部下拥有能够实现目标的自信。

更进一步,不仅是领导者自己, 要和以中层员工为首的全体员工共有此目标,在对员工讲解达成此模拟演练过的目标流程的基础上,必须要让全体员工坚信此目标一定能够实现,必须要在公司内部营造出这样的氛围。

领导者有强烈的愿望,制定高目标,但如果企业的员工没能把实现目标当作自己的事,付出拼命努力的话,这个目标是绝对不可能实现的。

这样说来,领导者必须要抓住集团所有人的心。

自己设定的目标,必须要让集团的全体员工意识到“不管怎么样一定要达成目标”。

也就是说, 领导者必须要能带给企业员工生命的活力,让全体员工统一方向,形成合力,朝此目标迈进。

至于共有目标的具体措施,要将此经营目标按照组织团体下达下去,让组织的最小单位都拥有明确的数字目标,可以思考细分到让每个社员都能拥有明确的指针。

必须要将经营目标进行细分,争取让社员每个人都能够对目标有具体的了解。

在这里。并不是单纯地说:“开始干吧”“加油”。

为什么我们必须要努力干,为什么这个产品有需要我们付出努力的价值等,对社会、对公司的意义甚至涉及到客户的立场,我会在对这些方面详细进行阐述的基础上,再细致地向员工讲解具体的操作方法。

这里就体现出了管理是“谁帮谁”,帮必须正确帮,而不是盲目帮。

五、可以放权,但不能完全放权

最后,我想谈一下在管理过程中必须极力避免的问题。

当下级领导成长起来之后,上级组织的领导会把部门或者项目的具体运作全权委托给下级领导, 自己只是发号施令。

由于京瓷采用的阿米巴经营是一种 管理者和每位员工都自发完成各自目标的体系,从短期来看,即使领导有所懈怠,但只要基层组织井然有序,还不至于出现什么大问题。

但是,这样的话公司是不可能得到发展的。

领导必须身先士卒,不能完全放权给现场。

我在担任社长的时候,一旦销售、开发或制造部门出现问题,我就会立即坐镇指挥,并亲自走访客户,视察现场。

如果有空闲,我还会亲临现场,视察有问题的部门,并全力以赴地加以解决。

虽然我也把经营交给各位领导,但并不是彻底地放权,而是熟知每个阿米巴所面临的问题,并到现场帮助他们一起解决问题,给予他们鼓励。

而且,我作为一名经营者,还时常考虑公司的未来将如何发展以及前进的方向,并做出有关公司整体的重大决策,履行一名经营者所应尽的职责。

员工们看到经营者为了大家而尽心尽责的行为,自然也会为了公司而努力履行自己的责任。

阿米巴经营要求事业部长等高管必须身先士卒,付出成倍于他人的努力。

人们常常提到授权这个词。经营者不能总做独裁者。要让公司规模变大,就要懂得向下授权。

可是,这并不代表着把工作扔给他们,而是让他们学会承担责任。既然要让下属承担责任,而自己又是下属上面的负责人,所以, 只要事情进展不顺,管理者就有权呵斥,“这么干不行!要这么做,那么做”,或出手相助,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不能轻易对工作放任不管,而是让员工负起责任。而管理者必须思考的是应该怎么做,才能让员工负起责任。

最后用巴顿将军所说的一句话作为总结:“ 成为最优秀的管理者,最好的办法就是从下属的错误中找到自己的责任。 

来源:服装智能制造

相关文件

暂时没有内容信息显示
请先在网站后台添加数据记录。

Copyright © 上海仪器仪表行业协会 版权所有 沪ICP备081004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