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仪器仪表行业协会!

仪器仪表行业协会
搜索
搜索

经营管理

资讯分类
/
/
/
为什么企业的日子如此难过?

为什么企业的日子如此难过?

  • 分类:管理经验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2-04-09 07:39
  • 访问量:

【概要描述】

为什么企业的日子如此难过?

【概要描述】

  • 分类:管理经验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2-04-09 07:39
  • 访问量:
详情

为什么企业的日子如此难过?

 

凡事往好处想、好处做、就有好结果。

春暖花开

 

企业经营者普遍都有这种感觉——日子是越来越难过了!一年比一年难啊!

2019年朋友圈曾流传过一句话:今年可能是过去十年中最坏的一年,但却是未来十年里最好的一年。当时觉得有点危言耸听,现在却觉得为何那么有预见性,那年疫情都还没来呢。

这个问题近两年一直困扰着我:按说科技发展了、效率提高了、生产力提升了,应该越来越好过才对呀,而实际却相反,尤其是民营企业,见面就是一个字。

今年都不知会有多少企业倒下,暴雷都成高频词了,那说的是大企业,什么恒大、雪松这样的,还有一众的房地产企业,裁员也是常态了,包括互联网大厂,即便腾讯阿里都不能幸免,但小的倒下谁会关注啊,跟死个蚂蚁似的,不声不响就消失了。

会不会大萧条不知道,总之眼前是寒风瑟瑟的了。

除去疫情困扰、中美冲突、结构调整、俄乌战争等显性因素外,还有什么内在逻辑导致这样的呢?这里斗胆尝试分析一下,期待大家一起讨论。

三个原因

我觉得可能有三个主要原因导致普遍性难过。

一是科技的发展,加速了寡头垄断,实力聚集。资源、财富、竞争力更集中了,两极分化愈发明显,经济增长带来的红利,少数头部企业享受的要远大于中小企业,相比而言,中小企业的获得感会小很多(除去通货膨胀的虚高),竞争力处于劣势。

虽然科技成果大家共享,但效率提升却对大企业更加明显,它们过去大而笨,如今却大而准(有了大数据和AI等),小的简直无法抗衡。以前线下模式下大企业是没有这么大威力的,还可以共生,大有大的活法,小有小的生路,相安无事,但在互联网时代,小企业随时躺枪,对手还不知在哪里,有一种无力感。

越是头部,获得的投资越多,形成晕轮效应,良性发展,把差距越拉越大,后面的企业只能望其项背。

还有中国特有的就是国企巨型化,更是明显趋势。世界500强排前面的不少都是国企,三桶油和银行就不说了,国家电网、中国建筑、三大运营商、上汽一汽、钢铁煤炭等等,都是它们的身影,个数不多,但规模巨大,实际也大大控制了市场份额。我们地理信息产业也如此,事业单位、国企也是占据了相当大的份额,且优势越发明显,这也是导致民企尤其是中小企业难过的一个原因。

另外就是搭便车的金融企业巨头,这块民企、小企就更无法参与了。

如今新业态的机会,如新能源、无人驾驶、硬核科技、ABCD(人工智能、大数据、云、数字经济)、生物科技、航天技术等等,一般小企业压根难上桌,万众创业将难上加难,大多会铩羽而归。

二是过去的发展有点超前了,如今到了还债期。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一路狂奔,发展迅速,创造了世界经济奇迹,非常了不起。这里有很多原因,如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等等,其中也不乏县域经济GDP的考核竞赛的因素(源自经济学家张五常的观点),大大调动了各级政府的积极性,所以齐头并进,你追我赶。

但也要承认,这里也是有政府过度举债的结果,加上土地经济的助力,拉动投资,高速发展。

但如今已经到了一个阶段,房子盖多了没那么多人住了(尤其是三四线城市),铁公基也到了一定程度,已经过了大建设阶段,到了高质量发展时期,增长逻辑变了,主动和被动进行经济结构调整是非常必要的,目前正处在转型期。

而前面借的债要还,土地财政也没法依赖了,同时还要支持脱贫攻坚,都落到我们这一代人头上,那就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好日子算提前过了,紧日子就该开始了,只是悄悄而来。现在政府也会难过好长一段时间,才可能缓得过劲来,需要逐步调整,包括心态的调整,包括考核责任目标的变化(今后会更注重考核绿色GDP)。

政府没钱,自然而然会导致市场缺钱,企业难过,也在所难免。要消化多久?不好说,我感到至少要五年吧,直至真正摆脱对土地”“房产的依赖,靠高质量发展的企业税收为主的时候才能实现。

还有就是劳动力红利的消失,低端制造业转移,导致制造业困难。这一点几年前就开始了,不足为奇,随着经济发展,劳动力成本飞涨,制造业成本大幅提高,劳动密集型产业陆续转移到了东南亚等国家,自然对我国制造业尤其是低端制造业带来冲击。

还有环保的要求、用地集约化的约束、税收的规范、营商环境的优化,都会给以前靠野蛮生长、打游击的企业带来巨大压力。他们要转行,加入到其它行业竞争,又会使得赛道更加拥挤,因此会带来连锁性的挤压。

全球企业发展严峻

以上是中国的状况,放眼世界,其实也都不好过。经济低速发展,甚至停滞不前,中等收入陷阱,加上隔阂、对立、撕裂、脱钩,乃至局部战争,尤其是疫情,都给世界带来不好的影响。本该欣欣向荣的景象没有出现,形势却愈发严峻。

其实这里的底层逻辑跟中国有些类似,就是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中国依靠制度、人口、开放等优势迅速崛起,一枝独秀,取得了越来越大的份额,我们是窃喜,但无形中也会挤压别人的市场空间,因此自然有人不高兴不好过。

企业的发展也如此,市场自由经济的扩张,历来是弱肉强食赢者通吃,加上高科技、互联网的推动,同样加速了垄断形成,红利向巨头倾斜。

比如2021年世界500强,占全球企业数量的极小比例,但总销售额达到31.7万亿美元,利润总和为1.6万亿美元,跨国大企业获得了很大的利益,可是并没有让本国大多数人受益,这也是特朗普能被很多草根支持上台的一个原因吧,他是削峰填谷的推手。

全球化对本国中小企业有利有弊,总的来说都没法抵挡寡头企业的鲸吞,但不开放只会更糟,开放是主流,闭关锁国只会走向贫穷落后。

调整心态,积极应对

该怎样应对呢?

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来说,就跟对待疫情一样,只好躺平,或者撒钱,政府能选择的余地不大。他们是靠自由发展起来的,失去自由就无所适从了,而只要是自由发展,就不可避免走向寡头垄断,两极分化。

只是资本主义发展那么久,保障制度还较好,因此很多人即便躺平,也可以生存下去,矛盾还不至于激化,但分化是严重的,牢骚也是越来越多,撕裂也在所难免,这种状况是几乎没法改变的。

在我们中国却有调节余地,社会主义国家,又有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所以可以实现脱贫伟大创举,再进一步引导和推动共同富裕,那就有望大大化解两极分化,实现一定程度的平衡,只是过程会有点痛苦,需要忍耐一段时间。

对个人而言,那只好调整心态了,当前不是理所当然节节高升的年代,而是能稳住基本盘,保住基本生活,就算不错的状态了。

用平常心度过这个艰难的时期,只要保持好健康的身体、学习的姿态、努力的状态,你就会比别人过得好一点。

甚至大不了,真的回到解放前,变得一无所有了,也不为耻,不后悔,因为我们曾经选择过,曾经努力过,也曾经发光过,我们靠自己本事吃饭,不偷不抢不添乱,问心无愧,只是抗不过周期,抗不过逆势,暂时归了零而已,反正也都经历过了,享受过了,不都是人生吗?

真的,曾经跟夫人散步的时候就聊起,做企业万一倒闭了呢,倾家荡产了,怎么办?我们的共识是大不了就在远郊租个房子(便宜)住呗,靠自己双手,靠积累的经验,就不怕活不下去。

其实我们还是要感恩这个时代,特别庆幸生在中国,没有战乱,没有饥荒,跟很多国家动荡的局势相比,可以说是幸运的,幸福的!

每每想到这些,心就定了,饭照吃觉照睡,天天还会坚持锻炼。虽然是一个公司的法人代表、董事长,带领着上千人一起奋斗(疫情以来坚持不减薪不裁员不添负),压力是有,但信心依然在,对中国的发展前景坚信不疑,对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也始终看好。

陈春花老师说,凡事往好处想、好处做、就有好结果我也深以为然,并积极践行,相信一定有奇迹发生。(本文完)

来源:秦朔朋友圈

相关文件

暂时没有内容信息显示
请先在网站后台添加数据记录。

Copyright © 上海仪器仪表行业协会 版权所有 沪ICP备081004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