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仪器仪表行业协会!

仪器仪表行业协会
搜索
搜索

宏观观点

资讯分类
/
/
智能制造关键在于生产范式的创新

智能制造关键在于生产范式的创新

  • 分类:宏观视点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0-12-25 14:41
  • 访问量:

【概要描述】

智能制造关键在于生产范式的创新

【概要描述】

  • 分类:宏观视点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0-12-25 14:41
  • 访问量:
详情

智能制造关键在于生产范式的创新

 

从2015年中国提出中国制造2025,到现在差不多已经过去六年时间。也许在中国近代史上,这六年是对实体制造业最为关注的一段时间,不论是政界、商界,还是企业界都对智能制造寄予了非常高的期待。

智能制造肇始于德国提出的工业4.0,爆发于中美贸易战,高潮发生在美国对华为的制裁。从解决企业问题,发展到两国商贸关系,然后又走到中国人民对中国科学技术的反思。可谓高潮迭起、精彩不断。

在这一过程中经历了对工业4.0的解读,对智能制造核心技术的分析,同时又在互联网企业加入后掀起姓工还是姓互的纷争。从CPS到Digital Twins,从三个集成到工业操作系统,从解构传统软件到工业APP等,参与者言之凿凿,观望者不明就里。那么,为什么进入2015年在工业界会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这种现象的本质是什么?以及现象下面是否有更具能量的暗潮涌动,这个问题不论是从业者还是企业家都是值得认真思考的。我认为,智能制造或者说数字化制造的关键在于生产范式的创新。对于一种经济模式,价值评价唯一的尺度就是看其成果,我认为德鲁克对管理的定义用在这里也是适合的,我把他的话借用一下就是“智能制造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那么智能制造的目标,或者说期望的成果是什么呢?我认为就在于生产范式的创新。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信息的数量与速度远远超过了人的接受能力及处理能力,对市场带来巨大的冲击,造成经济领域各方面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加。传统用于判断、决策的坐标系发生了扭曲、失效等问题。使人陷入意想不到的困顿当中。坐标系的变化可能包括维度变化、刻度变化、两维之间关系的变化等等不一而足。这些变化造成在决策者的决策系统中失去了对应的经验知识(因为传统的经验对新的坐标系无法做出合理的解释)。坐标系比例变化、角度扭曲、维度增多,在原坐标系中的元素可能瞬间被抛到不同的位置上(想象一下坐标变换和矩阵变换等数学知识)。由于坐标的变化,使原来不相关的事物产生了关联;使原来距离巨大的两点重叠在了一起(看看现在的营销效率和市场覆盖速度)。使原来笔直的路径产生扭曲,使原来的因果逻辑、路径依赖等不再有效(想想现在的供应链体系)。所以,在巨变和大洗牌的时代,如果面向底层逻辑进行思考变得至关重要。

工业革命以降,物质资料一直处于稀缺状态,所有的工业范式都以提高产能为主要目标。但是,随着工业化的发展,稀缺性得到了有效地缓解,带来的是市场快速变化对制造业的冲击,如果继续沿着工业革命以来的路径继续推进制造业,不仅仅于事无补,更有可能雪上加霜。就像爱因斯坦所说:“The significant problems we face connot be solved at the same level of thinking we were at when we created them”(我们不能用当前的思考解决当前的问题,因为当前的问题是当前思考的结果)。那么,在新的场景下我们必须要用创新的范式来解决曾经有效的范式带来的问题。

智能制造与其说是制造革命,倒不如说是商业模式和战略的革命。我们应该对传统制造的经验、范式进行质疑、拷问,就象康德认为的“科学发现就是人一手拿着鞭子,一手拿着尺子对自然的拷问”一样。从中挖掘出制造的底层基础或者说本质,然后在本质不变的前提下按照现在是市场特征构建崭新的适应当前业务的范式。例如:制造的本质是什么?工厂为什么要聚集起成百上千的员工在一起?效率表现在哪里?成本是如何计算的等等,所有这些都值得我们深思,并且思考能否通过现在发展起来的技术实现更有效的重构。传统坐标系在当下发生了哪些变化,传统的范式是否适应已经变化了的坐标系维度?例如:产线的定义是什么?是物料经过特定路径的加工过程,传统的加工路径是线性的,现在自动物流的发展,是否可以把传统线性的产线转化为网状?如果产线以网状组织有哪些有价值的能力会得到涌现等等。我认为这才是智能制造或者数字化制造对企业最大的挑战,同时也是最大的价值。最后,以我们公司一张智能制造的目标图作为本文的结束,同时也作为对以上文字的图示。

相关文件

暂时没有内容信息显示
请先在网站后台添加数据记录。

Copyright © 上海仪器仪表行业协会 版权所有 沪ICP备08100447号